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蜀汉没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蜀汉没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三国蜀国大还是吴国大?
  2. 三国时期剑门关是谁镇守?
  3. 正史里面的蜀国是强是弱?

历史上三国蜀国大还是吴国大?

吴国大。

三国历史蜀汉没了-三国历史蜀汉没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曹魏291万平方公里,蜀汉106万平方公里,东吴145万平方公里。

曹魏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三国历史蜀汉没了-三国历史蜀汉没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

三国历史蜀汉没了-三国历史蜀汉没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时期剑门关是谁镇守?

在中国古代曾有“北有山海关,南有剑门关”的说法,剑门关也有“天下雄关”、“天下第一关”等美誉。剑门关在三国时期叫剑阁关,唐朝时才改称剑门关。关楼可以说是剑门关的标志性景点,经历了多次重建。最近的记录: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拆毁,1992年在关口东侧重修了关楼,2006年被大火烧毁,512地震后,震成了危楼,得益于灾后恢复重建***,于2009年重建。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崭露头角,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蜀汉景耀七年(公元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意投降,与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其著名诗篇《蜀道难》中,对剑门关的描写。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剑阁县,是古代从北方进入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以其险要著称于世。

剑门关始设于三国的诸葛亮,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剑门关的关楼虽然履毁履建,但在历史上上百次的战争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刀光剑影,但剑门关从来没有被正面攻破过,所以有“蜀北屏障”之称。

发生在剑门关的历次战役,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三国时期(公元263年)蜀国大将姜维镇守剑门关,以3万之师拒魏国大将钟会的13万军马于关外长达3月之久。后因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甘肃陇南一带),绕崎岖小路偷袭成功,蜀后主刘禅投降魏国,让镇守剑门关的姜维大军失去后援,最终导致蜀国灭亡

是姜维。

姜维出身天水姜氏。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魏天水太守马遵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遇刺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胜负。

正史里面的蜀国是强是弱?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魏国国力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我们从三国的疆域、人口、兵力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为什么是蜀国最弱了?

一、三国疆域对比:

曹魏: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基本相当于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宁夏、甘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还包括内蒙古的一部分。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总之长江以北,尽归魏国所有。

孙吴:北至庐江郡,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有荆州、扬州、交州、广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

蜀汉: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仅益州一州

对照一下地图,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三国的实力之比:三国当中,魏国最大,蜀国最小,吴国与蜀国的领土相加才接近魏国。

二、三国人口对比:

曹魏曹魏在籍人口有443万人 ,据《文献通考·卷十》记载:“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灭蜀后达537万人,据《后汉书·志十九》记载:“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孙吴吴亡时,孙吴在籍人口有230万。据《三国志·卷四十八》: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

蜀汉:灭亡时大约有28万户,约94万人口。据《三国志·卷三十三》:禅又遣太常张峻、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遣太仆蒋显有命敕姜维。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

通过横向对比可以看出,蜀汉的人口只有东吴的一半不到,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多点。

三、三国军力对比

与人口相关的数据,是士兵的多少。蜀国94万人中,士兵占10.2万吴国230万人中,士兵占23万魏国的士兵没有明细的数目,但是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强,要以一敌二的话,兵力总数不会低于孙吴、蜀汉两家之和。

从魏蜀吴三国的疆域、人口、兵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三国时蜀国一直是最弱的一个,因而也是最早被灭国的那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蜀汉没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蜀汉没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