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老将黄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老将黄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为什么黄忠、严颜等老将,最后都花落蜀国?
这个问题其实有三个原因。
其一,古人的忠君愚民思想作祟,他们都认为刘备是汉室子孙,投降刘备就是在为汉天子效力,为国家建功立业。
其二。良禽择木而栖,他们认为刘备个人品德宅心仁厚,其又求才若竭。跟着这样的主公做事,可以一展胸中抱负。
其三,为战场上对手所折服,有感于对方不杀之恩。
《三国演义》比较精彩的故事有战长沙关羽义释老将黄汉升(黄忠),战江州张飞义释老将严颜。都为义释绝非巧合。刘备起家靠的是义字,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便以忠义为本,才广集天下贤士聚集其麾下,而成就了
大业。
老将黄忠,严颜的归降无不折服在义字之下。《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羽三战黄忠,首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二战,关羽使拖刀计,正欲砍杀时,黄忠马失前蹄,掀在地下,关羽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战!”三战,黄忠使用射箭绝技,本可一箭射杀关羽,却因有关羽不杀之恩而不忍下手,只象征性的射中关羽盔缨,双方己是心照不宣。而后长沙太守韓玄怀疑黄忠通敌,欲杀他。黄忠感恩关羽才投降了刘备。刘备顺利的夺得了长沙等四郡,为夺取西川打下了基础。
张飞义释严颜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备进攻西川,卡在严颜驻守的江洲。第六十三回描写了这一精彩过程。张飞用计抓获了严颜,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答:“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大怒欲杀之。严颜面不改色:“贼匹夫,砍头便砍头,何怒也?“张飞乃回嗔作喜,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抉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便降了。从此刘备得以顺利占领了西川,建立了蜀汉,称为昭烈帝。
带言说,士为知己者死,良禽择木而栖。黄忠,严颜等老将都花落蜀国也正说明了这个遒理。
《三国演义》***中,黄忠、严颜等老将先后成了刘备手下的将领。他们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原都是敌对方的将领,而且并无大名气,但被俘后却极有气节,如果不是受到特别的感化,绝对都是至死不降的硬汉。他们虽然年老了,但投降后都建立了功绩,尤其是黄忠,更是一代名将。
严颜原为川西巴郡太守,刘备取川之时,他已年过六旬,在古代这个年龄早已是老年状态,不可能上阵杀敌了,但严颜身为武将,且精力未衰,仍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以守土为己任,抗拒刘备大军。后张飞用计,使一军士***扮自己诱敌,他自己却突然从另方出现杀向严颜,并断其退路。严颜当时心思大乱,但仍与张飞战了十余合才被张飞所擒。张飞威喝要他投降,严颜回答“但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张飞很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耶!”张飞敬佩他的勇气,亲解其缚并跪倒在地相劝,严颜受感化而降。
黄忠身份更低,年过六十,仅是长沙太守刘玄手下一武将。关羽战长沙,此时的黄忠才开始展示才华,成了长沙城的保障。关羽与黄忠交手势均力敌,几次大战百余合未分胜负。后黄忠马失前蹄栽倒在地,关羽本可乘机杀掉黄忠,但他认为胜之不武,不忍下手,让他换匹马再战。后来黄忠在交战中决定使用回马箭对付关羽。因黄忠也是仁义之人,念前面关羽不杀之恩,故不忍加害关羽,回身一箭仅射中关羽头盔上的盔缨,而使关羽知难而退。愚蠢的韩玄却以此给黄忠定为通敌之罪,将黄忠绑入刑场杀头。后经另一英雄人物魏延相救才保住性命。魏延大开城门,放关羽打进长沙杀了韩玄,黄忠却回到家闭门不出。刘备来到后,亲自上门相请,黄忠才以厚葬韩玄为条件出降。
三国一书是将蜀国作为正统所描写,其蜀中文官武将大都为忠义之人。像黄忠、严颜这类大器晚成的忠良之士,要么战死沙场,即便投降肯定也是投靠仁义之主,他两作为战败之将,恰恰败给的是刘备的仁义之师,所以黄忠、严颜等老将花落蜀国也就不奇怪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曹操对内消灭了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征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统一了中国北方。在征讨的过程中,曹操重用了一大批谋臣武将。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为其手下六大谋臣,他们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汗马功勋。武将如云,曲韦、许诸、庞德、张辽、徐晃、夏侯惇,他们都是曹的心腹良将,为曹操立国打下不世功勋。曹操的魏国,国土最大,人口最多,曹操本人雄才大略,一般的谋士将领看不上眼的,就是诸葛亮来了都不一定得到重用,更何况黄忠严颜等老将。
孙权的东吴据有江南,地广人多,经济富裕仅次于魏国。同时谋臣武将颇多,谋士有周瑜、吕蒙、陆逊、鲁肃,名将有程普、黄忠、韩当、甘宁、凌统等。孙权亲贤贵士,纳奇录异,江表英豪皆附之,他重用的大多是东吴本地人才,鲜有东吴之外的人才。因此,黄忠严颜不会去东吴。
刘备的蜀汉在三国中最小最弱,实力有限。刘备从开始建国起,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屡遭轻视,痛感人才难得。因而一生礼贤下士,宽厚待人,以德服人,受到了各地名士的尊敬,凡一心报国的名士都受到了他的重用。如此种种,黄忠严颜花落蜀汉就不奇怪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老将黄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老将黄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