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夏朝文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夏朝文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夏朝前的文物有哪些?
  2. 为什么很少见夏代的出土文物?
  3. 如果发现不了关于夏朝的有文字的文物,怎么证明夏朝存在过?

夏朝前的文物有哪些?

夏朝的文物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最具代表性、规格最高,尤其是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直接影响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开创了铸铜之风,开启了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的序幕。

历史上的夏朝文物-夏朝时的文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

首推这类镶嵌绿松石铜牌饰,这类铜牌首见于二里头遗址,目前所见有十几件,零散的收藏于国内外。

历史上的夏朝文物-夏朝时的文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半坡村那些陶罐,则属于夏朝之前的,在黄河流域的文物,是最为出名的!如果想再长远一些,就是那些原始人的石斧,还有石器。

有,半坡村那些陶罐,则属于夏朝之前的,在黄河流域的文物,是最为出名的!如果想再长远一些,就是那些原始人的石斧,还有石器。

历史上的夏朝文物-夏朝时的文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很少见夏代的出土文物?

其实夏代的文物出土并不少,但是看你怎么去分类,如果你指的是夏王朝帝王、贵族的文物,那么应当不多,因为此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并不是很发达,对于王室和贵族的使用器还未有大规模的生产。

然而你如果指夏王朝这个时间段中国大陆上的文化产物而言,那么出土量并不小,陶器、骨器以及其它材质的文物大量出土,只是由于考古成果不大,并未披露而以。

如果发现不了关于夏朝的有文字的文物,怎么证明夏朝存在过?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考古上没有挖掘到夏朝相关的器物,也没有发现夏朝时的文字,就产生一种怀疑:夏朝是不是不存在呢?这种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中国先秦时代的文献,提及夏代不是一两处,而是成千上万条。面对这么多的史料,学者如果要否认夏代的存在,更应该的做法是:如何证明这些史料是虚***的。

下面,我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第一,首先,我们要研究史料的可靠性

如果一本史籍,在我们所能证实的时间段,被证明是可靠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在我们不能证实的时间段,胡说八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比如说《史记》与《竹书纪年》是两本非常重要的史料,周代之后的记录,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周代留下的器物十分多。在殷墟考古发现之前,也有学者怀疑过商朝的存在,但是现在没有怀疑了,因为商代器物、文字就摆在那里,不容置疑了。这就进一步确证《史记》与《竹书纪年》,它的纪录是真实的。真实到什么程度呢?

《史记》里罗列了商汤以后的二十九个帝王,根据卜辞,不仅这些人的名字全是准确的,而且关于他们的编年顺序也是准确的。同样,对比《竹书纪年》,商王的名字与《史记》对比,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说明无论是《竹书》还是《史记》,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很难想象,这两本史料在商代以后的纪录如此准确,对夏代的记录会是瞎编乱造。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史料中。比如《尚书》有三大篇关于盘庚迁都的文章,盘庚迁的都就是后来被发现的殷墟,这也证明古代文献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如果只是因为没找到考古器物,就要否认其存在,那么得给出一个证伪的理由。就要解释一个事情:为什么同一本书里,对商、周的记载是真,偏偏对夏的记录是***呢?你得给出一个反对的理由。

第二,考古派的置疑建立在一个不真切的***设之上,即古代文明一定可以找到残留的遗迹。

我不否认,夏朝作为一个持续比较长的王朝,其痕迹不可能被完全泯灭。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找得到。

众所周知,时代越久远,破坏就越严重,这就导致它能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就好比殷墟,能被发现是***,不被发现是正常。换言之,***设殷墟没被发现,现在学者要置疑的,不仅是夏代不存在,而且连商代也要置疑不存在。那么就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一个朝代存在与否,是取决于地底下的藏品。

倘若如此,我们就会否定史料的价值,而且历史会变得十分乏味。所有的历史故事,都变成可以置疑了。史书上记载的每个***,我们都要从地下挖掘出相应的遗物才能证实吗?如此一来,历史就索然乏味了。

当然,对于历史,怀疑精神是必要的,但是要合理。在成千上万条夏朝历史记录面前,你要先证明这些全是伪造的,如果不能证明,就不能轻易否认。

第三,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夏朝有没有文字

这里,我要来探讨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夏朝有没有文字。

如果夏朝时没有文字,那么我们对史书的记录会怀疑。没有文字,口口相传,难免会变样。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就十分关键。

以史料所述,文字是黄帝时代发明的,这一点我们也未必能证明。但是在尧帝的时候,我敢断定文字是出现了。在《尚书》里保留一段帝尧时的天文纪录,这是非常关键的。

据《尧典》所记,春分日,朱雀七宿在黄昏星出现在正南方;夏至日,青龙七宿中的火星出现在正南方;秋分日,玄武七宿中的虚星出现在正南方;冬至时,白虎七宿中的昴星出现在正南方。

为什么这段天文纪录能证明当时已经有文字呢?

因为这段天文纪录,绝不可能伪造。

上古时的人认为二至(冬至,夏至)、二分点(春分,秋分)对应的星宿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后世的天文学家在观测时,发现二至、二分日的星象实际上是不断变化的。起初天文学家们对此问题十分困惑,存而不论。直到公元四世纪时,晋朝天文学家虞喜,观测到冬至日已经偏离昴星宿五十多度,与《尧典》的“冬至日短星昴”的记录完全不同。由此,他大胆地提出存在“岁差”的理论,以天体为对照,冬至点每年都在西退(夏至,春分、秋分也如此),对应的天空中的星体就显得是东进了。

《尧典》的这个天文纪录,后来受到西方天文学家的重视,并以岁差理论反推帝尧时代的时间,得到的结果是大约公元前2200年。而这个结果,与中国历史的时间表是非常接近的。

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看不懂,我做个解释。为什么说不可能是后世的伪造呢?因为后世在相同时间点观测到的星象,与帝尧时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懂得“岁差理论”的存在,就不可能正确描述出帝尧时代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日所对应的星象。实际上,大约到了19世纪,才能做到准确反推。

我说了这么一大通,要证明一点,帝尧时代就有文字了,如果没有文字,就无法纪录,单靠口头相传上千年,怎么可能呢?再说了,谁会一代代去背诵一次星象观测的结果呢?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夏代之前就有文字了,那么,关于夏朝历史的记录,你还会认为只是胡说八道吗?

感谢邀请!@悟空小秘书.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哦,这个正是现任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队的队长的许宏先生的主要观点哦(一般考古界把二里头遗址当成夏代晚期的都城额)。世界上不只中国存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或者也叫神话时代。比如说特洛伊战争,现在在发掘特洛伊城的考古学者都认为发掘的城市就是特洛伊战争的特洛伊城,从这点看,许宏先生还是挺冷静的一位学者额。

其实不一定要有夏代有文字的文物出土,只要据夏代之后的商代的甲骨文或者其他文字载体有夏代的记载就行。不是说夏代就不存在,因为司马迁的《史记》离夏代比较久远,两周的文献又有被后世伪造的可能。现在的夏代的存在可以说不能被证伪,也不能被证真。

当然还有许多方法可以证明夏代存在过,夏代存不存在与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代的都城又是不同的问题埃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必删

提问者对于这个事情来龙去脉还是比较清楚的,我给你补充一些。

二里头遗址不能定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你说到的没有文字自证是其一。第二个也很麻烦,就是殷墟甲骨文目前破译的所有文字没有夏冬两个字,只有春秋。整个甲骨文中没有任何提到有关夏朝的事。第三个也稍有麻烦,二里头遗址分三期,这三期经碳十四测定绝对年代,与文献记载相对应,有夏晚期也有商早期,并不全在夏时期,所以有质疑者认为会不会史记等文献年代不准确,二里头只是个商早期的遗址?

说完疑难再说优势,二里头现在已经被认定为东南亚最早的广域王权都城,城市,冶金都不缺,唯独缺文字。并且年代也吻合,更重要的是和诸多文献记载的位置,年代,***都高度吻合。并且许宏教授也说了,二里头的发掘不过百分之一,后续还很多……

不过真的问到最终没有文字出土怎么办,我也不清楚能不能认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夏朝文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夏朝文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