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划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划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划分?
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到玄宗***初(713),约一百年。
盛唐,自玄宗***初年(713)到代宗大历初(766)年,约五十年。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太和九年(835)约七十年。
晚唐时期,是指文宗大和以后的约八十年(828?907)时间。
唐朝时期划分标志?
唐朝四个历史时期划分:
1、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
初唐,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代,各方面都是一派欣欣向荣,就像一棵树,就像一片庄稼,热热闹闹自由自在生长起来,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打扰。不错,那时候唐朝的宫廷正杀得天昏地暗,唐太宗灭掉哥哥弟弟坐稳皇位,武则天如同一匹黑马,在唐宫中搅起一阵旋风。
武则天之后,还有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兴风作浪。但是,这都是***自己的事情,仿佛他们是关了门在打斗一样。皇宫外面的天下风平浪静,老百姓并没有受到任何波及,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直奔小康而去。
2、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
盛唐,这是一个紫醉金迷的朝代。杜甫号称“诗史”,因为他的诗歌忠实地记载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稻米流脂粟米白”,经济何等的繁荣。杜甫还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写了八个诗人的饮酒。
隋唐时期是否有省份的划分?
隋唐时期,不是以省份来管理的,实行郡、州、县、道、府等行政划分。
隋朝行政区划 隋文帝末年,全国有2***州1348县。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仿效汉制,又设郡制,分全国为***,实行分部巡察(监察区),对郡县进行整编和并改,以适应其政治需要。至大业四年,全国有190郡、国,1255县。
到了唐朝初年,又将郡改称为州。当时有300多个州,由于朝廷难于管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分为十个道。到了唐玄宗***年间,改为15道,设置***访处置使,相当于汉武帝时的刺史。另外,玄宗以后,还将一些地位特殊的州改称为府。至唐末共有十几个府。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了以掌兵权的节度使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一个节度使管几个州,其辖区也叫道,形成了道-州-县***行政区划制度。全国分为40多个道,每道少则2、3州,多则10多州。
唐朝人物如何划分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朝四个历史时期划分:
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
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
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
晚唐--黄巢之乱以后
分唐诗时用的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盛唐--玄宗***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因为安史之乱时期大诗人还在创作,而列入盛唐,似不妥)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
唐代科举制等级?
唐朝的科举,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科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明经和进士为唐朝常科的重要科目。
武则天则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朝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生徒和乡贡。所谓生徒,便是指官办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参加地方考试,而是直接参加“省试”;乡贡则是指那些通过自学或私塾学成者,他们需要先通过地方考试,合格后再到京城参加“省试”。“发解试”又可细分为两级,分别由县、州两级负责:其中县级由县尉主持考试,通过考试者由县里出具证明,然后便可参加州里的考试了。州级则由司功参军主持考试,一般在八九月进行,也被称为“秋闱”,考试通过后,州里会给合格者颁发“解状”。
取得了“解状”的学生,身份就变成了“乡贡”,也可称作举子,拥有了参加省试的资格。此外,州县预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划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划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