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代历史发展脉络?
  2. 了解汉代辞赋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作家作品情况?
  3. 中国文化史发展的脉络?
  4. 两汉词赋的发现脉络?

汉代历史发展脉络?

汉朝历史发展脉络如下:

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继承了秦朝的统一基础,又改革了秦朝的暴政,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尊儒尚法的政策,使国力强盛,民生安定,文化繁荣。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中间有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和更始帝时期的短暂中断。

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汉时期:刘邦建立,定都长安。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建立西汉王朝。

东汉时期:刘秀建立,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期发生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归入三国史中。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建立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东汉灭亡。

了解汉代辞赋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作家作品情况?

①汉赋发展脉络。   两条线索:一是“辞”或“骚”体类作品时时出现,延续不断;二是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   ②汉赋溯源。   赋是一种特殊文体,是诗、文的综合体。《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特别是后二者,它们抒情、说理、比物连类、夸饰铺排的表现特色,往往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都成为汉赋模式化的表现特征。“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中国文化史发展的脉络?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秦朝确立法治,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为正统;西汉初,***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汉武帝时儒学独尊;东汉时佛教开始流行;魏晋崇尚玄学;南北朝时佛学大兴;隋唐时期儒道释三足鼎立,儒治世,道治心,佛治身;宋朝理学兴盛;明代八股盛行;理学的影响一直延伸到近代,而自汉武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儒法兼用,外儒内法。

两汉词赋的发现脉络?

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发展过程:

1) 汉初的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代表作家是贾谊,淮南小山、枚乘的《七发》是从汉初的骚体赋到司马相如,扬雄的汉大赋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

2) 散体大赋:(从武帝——宣帝的90年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以描写为主,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两赋(或合称)《天子游猎赋》是其代表作;扬雄是西汉末的名赋家,其《甘泉》、《河东》、《羽猎》、《长扬》四赋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后世常“扬马”并称。其《解嘲》是篇散体赋;班固是东汉前期名赋家,代表作《两都赋》,伪司马相如,下启张衡,左思的“京都大赋”。

3) 抒情小赋:(东汉中期至汉末):思想体制和风格都开始转变,反映***现实,讥讽时事,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还有赵壹、蔡邕等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发展的历史脉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