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涉县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涉县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刘邦年代邯郸叫什么名字?
  2. 彰德府的名称由来?

刘邦年代邯郸叫什么名字?

刘邦年代邯郸就称为邯郸。

涉县宋朝历史-涉县古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是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高铁纵贯南北,邯长铁路、邯济铁路横跨东西,邯黄铁路直通黄骅港口 ,京深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太行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青兰高速公路、邯大高速公路横跨东西,邯郸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支线机场。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魏县为魏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临漳县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大名府成为北宋陪都;清代,大名府为直隶省第一省会。邯郸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拥有涉县娲皇宫、广府古城2处5A级景区。

涉县宋朝历史-涉县古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汉时期,与洛阳、淄博、宛、成都共享“五都盛名”;因此在刘邦的那个年代来说的话,邯郸这座古城的历史可谓优久,数千年来从末改过名字,从这一点来说是极为的难得之极,让这个城市的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商代建都于邢(邢台),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为畿辅之地。《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证实邯郸城至少已有3100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10][14]公元前430年,魏文侯把魏都城从安邑迁都洹水(今魏县旧魏县村),并以邺城(今临漳)为陪都。

涉县宋朝历史-涉县古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

西汉,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五大都会盛名。

汉高祖刘邦时期,邯郸叫邯郸。

邯郸自战国以来一直被称为邯郸,在刘邦年代邯郸依然是全国最大城市之一。名字也叫邯郸。从王莽时期因为战乱等因素邯郸逐渐没落下去。三国时期邯郸地区归属邺城。再之后到明清归宿广平府。

彰德府的名称由来?

从昭义军到彰德军

唐代常常把兵士戍守的大范围边疆地区叫做“军”,戍守的小范围边疆地区叫做“守捉”或“镇”。安史之乱后,内地各州也纷纷效仿边疆设置军和镇,戍守要地。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薛嵩成为相州刺史,兼相州、卫州等六州节度使,总揽六州军事。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薛嵩被封为高平郡王,他的军队被称为昭义军,昭义军最初戍守相州城。大历十年(公元775),昭义***戍磁州。从此,相州与昭义军脱离。

五代后梁初,相州隶属天雄军节度使管理。据《旧五代史·末帝纪》记载,后梁末帝贞明元年(公元915年),在相州城设置昭德军,任命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辖相、卫、澶三州。后梁末期,张筠放弃相州,昭德军遂撤销。后唐灭掉后梁之后,相州又重归天雄军节度使。《资治通鉴·后晋纪》记载,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在相州城设置彰德军节度使,把澶、卫两州作为属郡,彰德一名开始出现。后汉、后周和前朝的设置一样。北宋依照旧制也在相州设置彰德军,隶属河北西路。

从彰德军到彰德府

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相州被金攻陷。公元1129年,金***在相州设置彰德军。《金史·地理志》记载,公元1192年,金***把相州升为府,用军名给它命名,取名彰德府,隶属河北西路,下辖安阳、汤阴、临漳三县和林州。这就是彰德府产生的经过。

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彰德府城被蒙古攻陷。元朝时把彰德府改为彰德路,隶属中书省,下辖安阳、临漳、汤阴、辅岩等县。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元***撤销辅岩县,把它划入安阳县。明代彰德府隶属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安阳、汤阴、临漳等县和磁州。清代彰德府隶属于河南省,最初辖区同明朝一样。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把直隶省大名府所辖的内黄县划入彰德府。清末,彰德府共辖安阳、汤阴、临漳、武安等七县。

民国成立后,撤销安阳县,把其辖区划归彰德府。1913年,撤销彰德府,暂时把府直辖地改为彰德县。不久,正式定名为安阳县,隶属河南省河北道。1937年11月4日,安阳城被日军侵占,日伪***把安阳县改称为彰德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以后,彰德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就不复存在了,但提起彰德府,该市和武安市、涉县的许多老人仍然觉得很亲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涉县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涉县宋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