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详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详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演义概况和简评?
  2.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从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
  3. 三国是从公元多少年开始,多少年灭亡?
  4. 三国两晋和五代分别指什么?

三国演义概况和简评?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三国演义全篇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汉室衰弱,全国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而后诸侯割据,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简评: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三国历史详谈-三国历史详谈全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历史详谈-三国历史详谈全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从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

公元220年开始,公元280年结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三国历史详谈-三国历史详谈全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公元220年开始,公元280年结束。

三国时期,孙权也展开海上的发展,他派使臣朱应、康泰泛海到夷洲、亶洲补充人口、到辽东、朝鲜半岛、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沟通联系,这些都扩大孙吴在海外的影响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吴都建业。

三国是从公元多少年开始,多少年灭亡?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三国两晋和五代分别指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主要***。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孙吴。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来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10个***,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

五代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详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详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