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计算公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计算公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多少年?
  2. 西汉徭役一次多久?
  3. 汉代一公里有多少米?
  4. 关于汉朝的赋税?
  5. 汉朝农民比例?
  6. 西汉、东汉、蜀汉都是汉朝吗?他们都是汉朝的延续吗?

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多少年?

总共是200年。

汉朝历史计算公式-汉朝历史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周髀算经》成书。这是是一部既谈天体又谈数学的天文历算著作,主要讨论盖天说。汉朝人撰,《周髀》的本文是周公,商高问答部份,提出了著名的“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接下去的荣方陈子问答部份,是《周髀》的续文,陈子教给荣方学习和研究数学的方法,并且记载了陈子测日法所用的“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的话。

西汉徭役一次多久?

汉代已有明确的服役期限。公元前183年首次明确戍卒的服役期为一年。以后的制度明确规定,和平时期每个男子在适役期间内应服两次为期一年的兵役。一次为“正卒”,到指定的军队驻扎地点服役,充当各地“材官”、“楼船”、“骑士”等兵种的士兵。

汉朝历史计算公式-汉朝历史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一次或者调到驻扎在京城的中央禁卫军“南北军”充当“卫士”,或者是派往边境地区充当“戍卒”。这种服役实际上是按照日数来计算的,根据在居延等地出土的汉代竹简,在服役时有“日迹簿”记录士兵的表现,有功或超额完成任务,可以“赐劳”,比如射击优秀的,可以“赐劳”15日;完成定额的可以“劳二日皆当三日”等等,制度相当严密。

除了兵役外,所有的男子仍然要承担每年为朝廷无偿劳动30日的“更役”,也称“更卒”。这种劳役可以出钱代役,但兵役不得出钱代役,即使是丞相之子仍然要去边疆服役。

汉朝历史计算公式-汉朝历史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代一公里有多少米?

史书中对哀牢国国土面积的准确记载,根据这个数据来看,东汉时一里相当于现在的433.56米,东西三千里,就是1300.68公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就是1994.38公里,我们按照长方形面积计算,长乘以宽,就是259.4万平方公里,但是这些范围内很多地方不属于哀牢国,还包含着其他国家,所以我们按照一半属于哀牢国来算,哀牢国大概面积就是130万平方公里,有资料说是138万平方公里,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一个数据。

汉朝一公里等于831.6米。

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所以汉代一公里大概折合成现在的831.6咪

关于汉朝的赋税?

汉朝的赋税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的人头税分为口赋与算赋两类,口赋也叫口钱,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田税曾经经历由轻到重,由重转轻的过程;汉朝的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因而工商业方面的税收也成为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从文献上来看,汉朝的工商税的税种主要包括工商税、手工业税、商人税和关税。

汉朝农民比例?

西汉的时候官民比例为1:7945。这其中的差距还是大的。

汉朝时期的官员数量情况来说吧,按照1:7945这个官民比例来计算的话,当时的人口总量约为5000万,也就是说当时全国的官员总数不超过6500人,如果将这些官员平均划分到当时的103个行政区域,每个郡的官员数量仅为60余人,就算是一个人口数量超过了十万的大郡,所配置的官员数量也不过百人。

西汉、东汉、蜀汉都是汉朝吗?他们都是汉朝的延续吗?

从时间上来说,三个国家的顺序是西汉-东汉-蜀汉,所以又称前汉,后汉,季汉。三个***的国号都是汉,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统治者也有血统上的关系。但是东汉和蜀汉获得***的方式是战争和兼并,而不是继承。换句话说,东汉刘秀和蜀汉刘备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

朝代是后世史学家的为了区分历史所做的定义,它的基本定义是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因此从这个定义上来说,西汉,东汉,蜀汉不是一个朝代。

那么,三个***为何都叫做汉,他们自己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一、西汉的成功之处

汉的创建者是刘邦,最初它的疆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部分。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励精图治,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开启了北击匈奴,西拓河西、西域,南吞百越、西南夷的开疆行动。到了汉武帝曾孙宣帝刘询时,汉已经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匈奴远遁。

汉宣帝后,汉帝国的统治者们虽然一个不如一个,但有一项却是所有王朝中最成功的:随着王朝的衰败,大多数王朝其他王朝疆域大幅缩水,但汉在新开拓的西南夷、百越、西域等地区的控制力并没有减弱。

甚至在王朝中后期,还有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傅介子“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事迹。因此后世史家王夫之评之曰: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

汉末年,外戚王莽逐渐取得了权柄,操控幼帝,先后受封安汉公、摄皇帝。距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王莽很会收买人心,因此在各地的一次次劝进声中,王莽没费多大劲就和平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公元8年,西汉灭亡。

二、东汉王朝的开创和延续

王莽建国号“新”,力行改革,希望改变西汉末年以来土地兼并的现象,重塑国家体制和统治基础。

然而,王莽做事过于理想化,又想要一刀切,不懂得循序渐进,改革措施首先严重得罪了士大夫官吏阶层。他也并没有完全掌控帝国的官吏们,最后官吏们并没有将王莽的政令执行下去,因此百姓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因此各阶层怨声载道。

在大量天灾的催化下,全国爆发了以绿林赤眉为首的多地大起义。

在王莽改制中没有得到好处的民众和士大夫开始怀念曾经唾弃的汉帝国。人心思汉,因此刘氏后裔们逐渐掌握了权力,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汉***。

公元25年,脱胎于更始汉朝刘玄的刘秀在河北鄗县千秋亭登基称帝。由于刘秀一支是可考的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因此刘秀以汉元帝刘奭为皇考,仍称国号为汉,改元建武。

由于刘秀建都洛阳,在前汉首都长安的东边,因此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汉称为东汉,又称后汉。而把刘邦建立的汉成为西汉,又称前汉。

刘秀死后的庙号是汉世祖,刘秀之世也被称作光武中兴,这一切都是刘秀想表明他是汉的继承者。

但实际上,刘秀除了借用汉家名号,完全是重新建立了一个***。经过东征西讨,直到建武12年,刘秀才重新统一了除西域以外的西汉故土。

然而,温文儒雅的刘秀家族似乎遭受了诅咒一般。从刘秀之孙汉章帝刘炟早逝后,皇帝几乎全是幼龄即位,国家***在外戚和宦官手里轮换掌握。虽然汉家家底厚实,也扛不住一波接一波的折腾,国家千疮百孔,西边羌族、东边乌桓轮番扰边;内部起义***不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终于,184年爆发的黄斤大起义彻底摧毁了汉帝国的统治基础。虽然汉家皇帝仍在,但地方实力派逐渐坐大,天下***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一生都掌握在权臣手中。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名义上的汉朝也不复存在了。

三、蜀汉强行续命

蜀汉皇帝刘备以讨伐黄巾起义起家,逐渐积累功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刘备逢人必说,自己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并得到了认同。

西汉以强亡,而东汉确实是撑不下去了。因此,此时汉家的招牌已经没有那么强大了,加上个人能力不去刘秀,刘备前半生东奔西跑,多出投奔,也没有能有自己的根据地奔波流离。

然而,刘备的优点跟他老祖宗刘邦一样,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于在益州之地为汉强行续命。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后,刘备迫不及待的于次年登上了皇位,国号仍然为汉,建元章武,建都成都。

由于刘备建立的汉***主要统治地区是巴蜀之地,史称蜀汉,又称季汉。

然而与蜀汉同时存在的,还有魏和吴两国,华夏大地上三帝并存。其中,蜀汉***是最后建立的,也是最弱的。因此,刘备强行续命得蜀汉存活了不到50年就灭亡了。

后世,还有匈奴人建立的汉、氐人建立的成汉、五代时期的南汉、后汉、北汉等称之为汉的***。汉应该是华夏历史上***使用最多的国号之一了。然而都不是一个朝代。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

我是子彧,我不***历史,我只思考历史,期待您的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计算公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计算公式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