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历史笑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朝历史笑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若寻浮生皆笑谈出自哪首诗?
“若寻浮生皆笑谈”出自诗歌《浮生铭》,全诗如下:
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
优哉,优哉,
可以卒嵗。
若寻浮生皆笑谈,
且须清风三万盏。
若寻尘事皆淡然,
且须醉卧三千场。
曹利用为什么将女儿送去宫中?
想通过女儿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曹利用,字用之,北宋名臣,与宰相寇准同朝。1996年初中历史课本第二册对曹利用出使契丹(辽)议和有一段评述(2012年4月10日凤凰台“铿锵三人行”节目,有嘉宾说,宋朝人厌恶打内仗,对外族侵略,以少量土地换和平,宋朝才有了300余年的安宁,是历朝所不及的,以致后人笑谈生活在宋朝多好)。时至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0年),曹利用因受曹汭之牵连,降为节度使,离京城开封,经湖北襄阳病逝
宋代除了柳周姜史还有没有其他的大音乐家在音乐上有较高造诣的?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宋代商品经济的活跃,为民间音乐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物化条件。商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也乐意扩大音乐盈利性场所,这加速了民间世俗音乐的发展。 宋以前的音乐主要是供宫廷贵族、士大夫享乐之用。宋朝音乐以反映民间市民阶层的生活为主的,大量的民间世俗音乐体裁在应运而生,鼓子词、诸宫调、杂剧、唱赚等。同时,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柳永、周邦彦、姜夔、史达祖,除此而外,还有以下音乐家,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郭茂倩
郭茂倩(生卒年不详),宋代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著名音乐家。自幼受诗熏陶,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他熟知音律,善篆录,才气非凡,以编篡《乐府诗集》扬名后世。《乐府诗集》一百卷,上***尧舜时歌谣,下迄唐代的***府诗,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
他根据乐府诗的性质、用途、音乐形成、时代特征等,分为十二大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府辞。并在每类诗前作了题解。其中汉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歌辞中价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辞、清商曲辞,内含许多优秀民族民歌作品,如千古流传的《战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前出塞》、《后出塞》等。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使大量诗歌得以保存和流传,为后人研究乐府诗提供了极大方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该书“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
2、刘铣
刘铣(生卒年月无考) 字应伯,福清化北里人,北宋著名音乐家,宋“大晟乐”制订人之一。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初授莆田县主簿,接着升庐江知县。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徽宗认为国家乐制不协调统一,遂设置讲议局,招聘音乐人才。刘铣精通音律,***入京,被委任为讲议检讨官。三年后,晋升为大理寺丞。再过四年,***制订成功,赐名“大晟”,置“大晟府”,负责乐制改革。刘铣献上《历代雅乐正革》和《宋制作之音》,对历代雅乐的沿革、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述,对宋代音律制作提出方案,主张把燕乐与微调融合起来,创制出“致正中和”的正徴调。这些意见正合徽宗心意,刘铣因而被任命为“大晟府”典乐,不久升鸿胪寺,太常寺少卿,主管朝廷礼乐。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徽宗将“大晟乐”定为国家正统音乐,颁行天下。“大晟乐”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刘铣除主持制订乐制改革外,还著有《续因革礼》、《钟吕解》等10卷著作。
3、吴良辅
吴良辅,北宋人,曾任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司法参军,主管刑事。元符元年(1098)宋哲宗赵煦下旨恢复宋神宗时期的礼仪伴奏音乐。而吴良辅恰好精通此项,于是太常少卿张商英便把他推荐给宋哲宗。于是吴良辅便按音律,改造琴瑟,教习太常乐工唱礼乐。约1080年的时候,吴良辅就向宋神宗献上自己写的音乐专著《乐书》。该书一共五卷,其书分为四类,以谓:“天地兆分,气数爰定。律厥气数,通之以声。于是撰《释律》。律为经,声为纬。律以声为文,声以律为质。旋相为宫,七音运生。于是撰《释声》。声生于日,律生于辰,故经之以六律,纬之以五声。声律相协,和而无乖。播之八音,八音以生。于是撰《释音》。四物兼***,八器以成。度数施设,象隐于形。考器论义,道德以明。于是撰《释器》。”吴良辅还著有《诗重文说》七卷、《琴谱》一卷、《竹谱》二卷,皆已佚失。
4、彭几
彭几,字攀龙,一名渊才,宋新昌县彭源村(今江西省宜丰县)人,北宋音乐家。彭几博通群书,尤工乐律,曾献书于朝廷,而征为协律郎。生性豁达,衣食不饱,也不失诙谐。从京城返彭源时,骑一黑驴,挟一 布袋,对人说“我富得可以与国家相比了!”乡亲父老好奇地围观,以为彭几得了金银财富,可以为贫困人家提供帮助了。大家打开他的布袋一看,却只有三项东西:欧阳修《新五代史》草稿一函、李廷圭墨一块、文与可竹画一幅,再无其它什物。彭几爱攀名家,不过这些东西的确都是名家之真迹。彭几常对人说,生平有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一时成为京中笑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历史笑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历史笑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