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测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测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说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别是什么?
史前时期是中国历史萌芽阶段,夏商周时期是奴隶制阶段,秦汉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建立并确定下来的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制度成长并且向成熟转化的重要时期为以后封建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正史,如何评价魏延?
文长和公瑾一样真是冤枉死了。
魏延是很忠诚的人而且是蜀汉后期赵云死后最强的将军。只能说孔明死后在与杨仪等人的权利斗争中,他没整明白结果被和谐了。红脸人儿太直性,跟二哥比不了啊 人家红脸是收礼的。你这红脸不送礼怎么往上 上啊。魏延是诸葛亮手下的名将,在战场上多次立功,《三国演义》中把魏延描绘成奸臣叛将,与史实不符。魏延多次建议,给自己1万大军。沿今天的甘肃省直插河西走廊。斩断卫国的右臂。然后诸葛亮率10万大军从魏蜀边界中部出子午谷,实现东西夹击最后灭掉魏国,但却被诸葛亮拒绝。从今天的观点来看,魏延的战略相当高明,但有一定的冒险性,险中取胜值得一搏。魏延的建议和遭遇可谓生不逢时,200年以后的南北朝时,魏延的建议便可以看出有合理性了。
魏延是诸葛亮时期的著名的武将,也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刘备让其做汉中太守,说明他是受器重的,但他和张飞仍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子午谷奇谋,风险极大,有可能全军覆灭。说明诸葛亮的谨慎。蜀国必须稳健,才能保国。
魏延和张仪有矛盾,魏延并没有反叛的意思,不过做法有些不妥。反骨一事,演义了,魏延谋反一事,后来刘禅给予***。请关注,互粉交流吧!
诸葛亮对待魏延,使用计策,太过奷诈!利用马岱和杨仪,按他设的陷阱,铲除异已!所谓让魏延喊一谁敢杀我,类似钓鱼执法!杨仪仅属相府奴才!魏延身居候位!肩比诸葛亮!论军阶官位,此时,当数老大!果然没人敢杀。国法军法,更论不着杨仪奴才辈!诸葛亮奷计,仅以谁敢杀我,一句话,国法,军法皆不讲!诸葛亮无法无天!当然,奴才杨仪,***借诸葛亮之名。窜通马岱谋权,杀了魏延,军中将士。谁知个中玄虚?只有信以为真,更况班师之举。甚得将士之心!谁不想家啊?于是,魏延糊里糊涂丢了脑袋!计出诸葛亮?贵族出身的名流。何屑如此奷诈?!惟杨仪***传钧旨耳!!!
到底哪本书才是三国的正史?
1《三国志》(最好是带裴松之注释的,因为其注释中引用了大量当时记载三国的史书,而这些书到今天已有九成都失传了,只是在注解中保有信息)
2《后汉书》
3《三国会要》,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的4《资治通鉴》,因为是编年史,可以通过它知道三国时期每年都发生了哪些事5《汉晋春秋》,《华阳国志》,《魏略》,《***春秋》
6《晋阳秋》
7《三国志集解》,为注解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之作
三国鼎立指哪三国他们建立者分别为谁?
曹魏,曹丕于220年建立蜀汉,刘备于221年建立东吴,孙权于229年建立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测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测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