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东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东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东吴有那些比较出名的文臣武将?
东吴文有:张昭,张弘,顾雍,陆逊,陆凯,虞翻,周瑜,鲁肃,诸葛瑾,藤胤,吾璨。
武有:甘宁,吕蒙,黄盖,韩当,丁奉,周泰,凌统,太史慈,朱然,朱桓,贺齐,程普,潘璋。
东吴实力其实是很强大,除了不如曹魏其他的都不行,蜀汉别听演义瞎扯,蜀汉比东吴差远了,次次都被打的鼻青脸肿。
三国东吴牛有多少?
三国东吴牛有三万头牛
三国时期东吴虽然没有魏国的实力强大,但绝对碾压蜀汉,将领及其英雄人物没有其他两国的多,但在三国却可以稳住江东不乱,在整个三国,东吴也是最后一个被灭国,东吴孙权很睿智,懂得用人,知道用谁打仗
16个
正史上,东吴有16个非常厉害的牛人,分别是四大都督和江表十二虎臣,其中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十二虎臣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三国历史上,魏、蜀发生不少叛变***,为何东吴没有出现叛徒?
东吴叛变的不少啊,连宗室成员都有叛逃的,怎么能说东吴没有出过叛徒呢。只是在《三国演义》里东吴是配角,所以诸位东吴的叛徒没什么机会出场,大家不熟悉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东吴叛逃比较有名的几个:孙权弟弟孙匡的孙子孙秀、孙坚弟弟孙静的孙子孙壹、孙韶之子孙楷、丞相步骘次子步阐、大都督全琮的儿子全端、全怿、大将韩当的儿子韩综,这几个都可谓出身名门,光宗室就有三个,相比下,蜀魏两国叛逃的除了夏侯霸,都不过是些小虾米了。至于普通一点的官员就更多了,比如戏口守将晋宗、将军翟丹、徐绍、孙彧等等,数量绝对不比蜀魏少。
当然客观说一句,东吴叛变的不少是被末帝孙皓这个***疯子给逼的,比如孙秀、孙壹、孙楷和步阐等,毕竟在这个暴君手下越是地位高越危险。
东吴这些叛逃分子的趣事也不少,比如像韩当的儿子韩综,为了把部队拉走,把族中、家中女子分给部下,“亲戚姑姊,悉以嫁将吏,所幸婢妾,皆赐与亲近”,最后成功拉走数千人,为了叛国这么干的也是奇葩了。此后韩综作为魏国急先锋多次进犯吴国,弄的孙权对他恨之入骨。所以东兴之役诸葛恪斩杀韩综以后特意把他的脑袋送到孙权灵前进献,以告慰孙权在天之灵。
还有孙壹,叛逃到魏国以后司马师为了表彰他,所以把废帝曹芳的贵人邢氏赏赐给他,能睡了曾经帝国皇帝的女人,也算是一种成就吧。不过因为邢氏过于妒忌,所以最终被她虐待的婢女刺杀了孙壹和邢氏。
而孙秀则属于比较有良心的,他只是避祸叛逃,到了东吴灭亡时西晋庆贺时他称病不去,在家痛哭流涕,最后倒也善终。
有这个印象应该受到***的影响,三国演义的扶刘贬曹立场,导致对双方的事都有所渲染,而对其中的东吴相对笔墨较少,给人造成这种错觉,蜀汉降将比较有名的有黄权和孟达,一在魏国身居高位,一位三姓家奴,扰得三家不安。魏国降将有于禁,水淹七军一节举世知名,而东吴好像少见降将,而史实上却不少,多是虎父犬子。
老将韩当,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曾征伐庐江郡太守刘勋,击败黄祖,赤壁之战以中郎将身份破曹,救起落水的黄盖,吕蒙袭夺荆州时,身先士卒攻取南郡,刘备东征,夷陵之战爆发,韩当与大都督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涿乡击破蜀汉军。曹丕三路大军伐魏,受命退守东南防御魏军,在平内乱及讨贼都立有大功,深受孙权敬重,人称江表虎臣。可惜虎父无虎子,有子韩综,在父丧期间***无度,孙权攻打石阳,他以父丧的原因留守武昌。
韩综以自身多行不法,消息外泄,恐怕孙权治罪,欲造反又怕手下不从,便纵容手下抢掠过往商旅,然后跟他们说,主上因为此事欲整军究治“将吏以下,当并收治”,又说我被你们害惨了,左右便说,不如造反便了。于是韩综灵感***,搜罗到自己的有点亲戚关系的女人,都许嫁给军中将吏“尽呼亲戚姑姊,悉以嫁将吏,所幸婢妾,皆赐与亲近”,以此拉近距离,然后带领一千多人投奔曹魏,魏国封他为武阳侯。经常带兵侵犯吴国边境,***吴人,提起他孙权便切齿不已,等到后来252年东兴之战,诸葛恪阵前杀死韩综,把他的首级送到孙权灵前祭奠。
儒将步骘,是孙权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博闻强记,雍容大度,与诸葛瑾、严畯齐名,有平交州之功,刘备东征,武陵四郡响震,呼应此起彼伏,孙权用步骘坐镇益阳才有所缓和,又与交趾太守士燮策反刘备方的益州豪族雍闿,多立功勋,在内匡救贤良,辅主治国。他有二个儿子,长子步协继父职长期驻在荆州,二子步阐,在父兄死后继任荆州西陵督,孙皓要召他回建业,他认为有危险,举城投降已代魏的晋朝,受封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交州牧,陆抗提兵攻打西陵,步阐兵败被诛三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东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东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