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禹夏朝历史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禹夏朝历史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禹和夏朝有什么区别?
  2. 大禹多高?
  3. 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同时期的西方在干嘛?

大禹和夏朝有什么区别?

大禹建立夏朝。

大禹夏朝历史讲解-大禹 夏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大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南阳为都城,国号夏后。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大禹夏朝历史讲解-大禹 夏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禹的时候,受全球气候的影响,世界各地都处在大洪水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也是洪水泛滥。禹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着百姓治理洪水。经过13年的疏导,洪水终于得以平息。《左传》盛赞了禹的功劳:“微禹,吾其鱼乎!”。

大禹夏朝历史讲解-大禹 夏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治水成功之后,“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涂山大会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之后,禹铸九鼎,定刑法,设监狱,建军队,完善了尧舜开创的国家制度。从夏朝开始,中国就正式进入了文明社会。

大禹的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由大禹的儿子启建立,这一历史时期处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延续约47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世袭制”的朝代,也就是“家天下”。也是从这时开始,中国帝位交替由以前部落时代的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王朝对国家的治理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家天下”的着重体现就是王位世袭,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官爵的分配,并将君王自己的家族与整个国家紧密地结合起来。

大禹多高?

1.

《史记·禹本纪》说,大禹定自身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为尺,大禹就是十尺身高。

2.

但夏尺每尺为24.69厘米。所以按今日市尺换算,大禹只有4尺8寸,仅1.60米高。

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同时期的西方在干嘛?

首先,必需说明一下,建立夏朝的是大禹的儿子:启。

接着,我再来回答:和大禹同时期的西方,在干嘛呢?

答案是:当大禹在忙着治水时,西方在忙着造一条大船,那条大船的名字叫:诺亚方舟。

同样是面对洪水灾害,东西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选择了治理河道,就地改善居住环境,非常有建设美丽家乡的味道。

但是,西方人却选择造一条船,试图坐船逃避自然灾害。

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网络图片

第一,中国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则直接“趋利避害”

当洪水来临时,大禹把洪水当成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在总结了他父亲治理洪水的失败经验后,***取了与他父亲相反的方式:“疏”而非“堵”,最终战胜的洪水灾害。这也说明,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相信人定胜天,稳打稳扎的文化传统。

而当时的西方人则相信上帝,当洪水将要来临时,诺亚靠得到上帝的启示,才去造“诺亚方舟”。在灾难面前,他们更相信神,而非人类本身的力量。当洪水来时,在治理洪水和坐上大船之间,他们觉得坐上船离开更稳妥。说白了,这里不行,那就换个地方生活。

网络图片

第二,中国强调“自然发展”,西方会选择“重新开始”

同样是要面对洪水灾害,大禹时代的中华民族为了传承薪火。一代代人都努力治理洪水,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这一代人能够过上平安日子,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子孙后代能万世太平,不受洪水的欺凌。

诺亚时代的西方,却把洪水灾害归结为神的惩处。因为人类恶行太多,所以神要惩罚人类,把人类全部毁灭,重新洗牌。

中华民族相信人类是善良了,所以人类自己可以通过反省,提升对自然的认知程度,来改善宇宙中,包括人类自身的恶行。而西方人,则很片面,很极端地认为,只有毁灭才能重新开始。所以,中华民族,强调中庸之道。而西方人,更强调个性发展。

网络图片

第三,中国强调“众志成城”,西方偏向于“英雄主义”

同样是面对洪水灾害,我们可以看到大禹和他的子民,团结一心,一起抗洪。而且,这种精神是从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也就是说,大禹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中国人相信,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善于传承和打持久战,“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诺亚则没有心思和大自然去做斗争,他只是因为得到了神的启示,就一定要抓住机遇。当然,西方人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毕竟诺亚造诺亚方舟也是不容易的,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行。

但是,诺亚的行为,体现出来了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在灾难来临之前,只有诺亚坚信灾难会来。因此,从“诺亚方舟”的故事,也反应出西方人强调个性发展的特点。

总结起来讲,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和故事来看,能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都值得相互参考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禹夏朝历史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禹夏朝历史讲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