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
郑玄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
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
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最早涉茶文的是西汉王褒的?
最早的涉茶文是西汉王褒的记事散文《僮约》,其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王褒字子渊,汉朝著名文人,生卒年不详。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他的生卒年失载,只知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在汉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期。
关于汉朝的赋税?
汉朝的赋税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的人头税分为口赋与算赋两类,口赋也叫口钱,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田税曾经经历由轻到重,由重转轻的过程;汉朝的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因而工商业方面的税收也成为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从文献上来看,汉朝的工商税的税种主要包括工商税、手工业税、商人税和关税。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海南为?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汉代文献称海南为珠崖郡。
公元前46年,初元三年,汉元帝颁布废除珠崖郡的诏书,正式放弃珠崖,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西汉是从公元前100年将海南岛纳入版图的,汉武帝在这一年完成对岭南的攻略后,派人登上海南岛,并设立儋耳和珠崖两个郡。
从那时算起,珠崖归属西汉已经有65年,历经三代人,应该算是比较成熟的国土了。既然如此,汉元帝为什么还要放弃呢?原因倒也不难理解——太远太荒,又隔着海洋,西汉王朝始终无力实现稳固地统治
远古时候,我国东南沿海的人们也慢慢发现了潮涨潮落,顺应着大海的节奏向海而生。因此也有文献记载,比如东汉的《异物志》:“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
译文:南海岸头,水比较浅但是很多磁石,外地人坐大船来,都要用铁块来控制方向,否则过不了这个地方。这里的涨海说的就是我国的南海。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清朝,有诗人仍作诗称南海为涨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文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