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最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最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最后都谁跟了刘备?
  2. 历史上最后是谁统一三国的,什么时间?
  3. 三国真实历史讲解?

三国最后都谁跟了刘备?

五虎大将,***《三国演义》中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帐下五虎上将(正史无所记载):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马超(字孟起),黄忠(字汉升)。 魏延 关兴 张苞 李严 马岱 姜维 (后期)孟获、沙摩柯应该也算。
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统 孙乾 简雍(前期 未成立事业之前)诸葛亮 马良 蒋腕 黄权 *** 邓芝。

三国历史最后-三国历史最后谁赢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上最后是谁统一三国的,什么时间?

历史上最后司马炎统一三国的,时间是公元265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 [54-55] 。在264年孙皓即位后 ,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扩展资料晋武帝司马炎,朝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 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 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病逝,时年五十五,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司马炎在治国措施上的,进行了系列改革。司马炎改革的政治制度上承曹魏,别有创新,有些为东晋南北朝所奉行,深刻地影响了西晋一代及其以后的政治。为了尽早地使国家从***不安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统一奠定牢固的基础,无为与宽松政策成了西晋之初的立国精神。这种立国精神在国家的各种领域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泰始四年(268年),司马炎诏书中明确指出:“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三国真实历史讲解?

三国,上承东汉,下启晋朝。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也有说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持续60年。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主要***。

三国历史最后-三国历史最后谁赢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巾之乱动摇东汉统治,引发群雄割据

东汉末年,十常侍祸乱朝政,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天灾加人祸压的百姓喘不过气。

三国历史最后-三国历史最后谁赢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角凭借自身医术救治百姓,并创立太平道教,用宗教笼络人心。受苦受难的百姓们有很多喝了张角的药水治好疾病的,纷纷加入太平道教。太平道教快速发展起来,散落在全国的教众有几十万人。张角将教众统一起来,为起义做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建立自己的***。

184年,逢大旱,许多地方粮食绝收,而朝廷税赋不减。加上朝廷卖官爵,致使官吏***,大肆搜刮百姓。***,张角与信众相约造反,起义军头绑黄巾,因此称“黄巾起义”。起义军烧毁官府,四处劫掠,一个月内,起义军就席卷全国七州二十八郡(汉朝共设十三个郡)。一时之间,州郡失守,官吏逃亡,东汉中央***震惊。

汉灵帝闻讯急忙调兵遣将与张角军周旋,有大将军何进、名将皇甫嵩、朱儁、孙坚等人,但初战汉军并未成功,黄巾军势如破竹。后来皇甫嵩被围,用火攻击黄巾军,使黄巾军大乱,恰逢曹操赶来援助,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黄巾军数万人,汉军大胜。经过10个月的激战,黄巾起义才被平息。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天下大大小小的起义浪潮已经掀起,接连的起义使汉室朝廷疲于应对,汉室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中。

188年,黄巾余部再次发动起义。为了快速平定叛乱,汉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大权,以便加强实力进剿起义军。

汉灵帝下放权力的政策,导致地方军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朝廷无力约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东汉朝廷名存实亡,为三国拉开了序幕。

宦官与外戚争权,引董卓进京

189年,汉灵帝去世,年仅14岁的皇子辩继位,史称东汉后少帝。刘辩年幼,其母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掌权。

汉灵帝去世之初,宦官蹇硕等意图***何进,改立刘辩的弟弟刘协。刘辩继位后,何进与袁绍等人密谋除去十常侍,但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凉州董卓带兵入京,迫使何太后同意。宦官们先发制人,杀死何进。何进的部下以为何进报仇为名率兵入宫杀宦官,张让等人挟持刘辩和何太后等人出宫避乱。董卓打听到少帝在北芒山,急忙率兵前往,立下救驾大功。何进的余部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最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最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