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跨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跨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时期是公元多少年至多少年?
  2. 资治通鉴讲三国的部分?

三国时期是公元多少年至多少年?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致涵盖了公元220年至280年,持续了大约60年左右。这个时期发生了汉朝的灭亡和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建立和兴起,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三国时期结束后,中国进入了西晋时期。

三国历史跨度-三国历史跨度多少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学角度: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这个时期发生了汉朝的灭亡和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建立和兴起。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变革较大的时期之一,也是许多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源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理学角度: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发生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地区。当时的魏、蜀、吴三个国家分别位于中国北方、西南和东南地区,涵盖了现今的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和地区。

三国历史跨度-三国历史跨度多少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学角度:三国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主要背景。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活跃于文坛,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周瑜等。同时,许多著名的历史***和传说也成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对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三国历史跨度-三国历史跨度多少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至280年。
因为在220年,曹操病逝后,曹丕篡汉称帝,正式建立魏国,结束了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而吴国和蜀国也在不久之后建立。
到了280年,晋朝的司马炎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三国时期。
因此,三国时期的时间跨度就是220年到280年。
另外,三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军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影响深远。

1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至280年 

2 公元220年,曹***后,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开始了魏国时期;

公元222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建立了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了吴国;

至公元280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晋朝继位,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3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繁荣时期,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和传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至280年,历时60年。

2 在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割据,战乱频繁,三国魏、蜀、吴三方互相争夺并最终形成了三个独立***。

3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不仅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三国时期是指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资治通鉴讲三国的部分?

一般最权威最普遍的划分都是:

三国始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结束于吴末帝天纪四年(280),跨度60年。

自古历史上对三国划分也有很多种,不过官方的划分以陈寿《三国志》及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

1、陈寿《三国志》划分:三国的历史起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结束于吴末帝天纪四年(280),跨度90年。

2、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国历史应起于曹丕代汉立魏,即黄初元年(220),止于晋武帝禅魏为晋,即泰始元年(265),跨度45年。 近代对这两种划分方法合而用之便成了上面的那种划分方法。 至于资治通鉴为什么把孙策到曹***算在三国这一部分? 是由于曹操是公认的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但这与《资治通鉴》的划分产生了矛盾。

所以现在来看《资治通鉴》对三国的划分并不是很成功的。 其实由于《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人们早已习惯于将黄巾起义纳入三国历史。在大部分人心里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才算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三国。 其实不管怎么划分都不影响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和研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跨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跨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