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后裔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后裔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夏朝名将名臣?
  2. 赫连勃勃是夏朝后裔吗?
  3. 姓夏的是大禹的后人吗?

夏朝名将名臣?

夏后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不久,羿驱逐了相,自己当了君主,是为夏时代第六任君主,后被家臣寒浞所杀。

夏朝后裔历史-夏朝 后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羿篡夺夏权,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属臣伯靡,先转为后羿服务,后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笼被有穷氏攻灭的斟灌氏、斟寻氏等夏朝遗民,组织力量,准备为恢复夏后氏统治而战。

此时,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配合作战。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夏季杼灭豷之战条)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寻氏大军,进攻斟寻,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随之瓦解。伯靡进入斟寻,立少康为帝,恢复夏后氏统治。

夏朝后裔历史-夏朝 后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后,夏朝开启了一段少康中兴!

除了这三个名臣,有两个还当过夏朝君主,还有女艾,季杼等名将,都是在史籍上看到的!

夏朝后裔历史-夏朝 后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赫连勃勃是夏朝后裔吗?

不是。赫连勃勃出身匈奴铁弗部,什么叫铁弗部呢?就是匈奴人和乌桓人、鲜卑人的后裔,说得好听点叫混血儿,按照中国古代史书中的说法就是杂胡。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匈奴人,而匈奴人被认为是夏后氏的后代,所以立国的时候自称为夏,后来这块地方就被成为夏了,后来的夏州、西夏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的。

而为什么说赫连勃勃不是呢?因为赫连勃勃与匈奴人的亲缘关系也不是很密切,可能他46条染色体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是传自匈奴人的。本来铁弗部被算为匈奴人就很勉强了,自己还以匈奴来攀附夏后氏。毕竟匈奴人出自胡人,是北狄以北的人,在春秋的时候都没能接触到这么远,直到战国中后期人们才碰到了这些狄人以北的胡人。所以就算夏后氏北迁,也是在狄人附近,又怎么会跑到胡人那里去呢?至于匈奴人是夏后氏苗裔的说法,基本只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其引用品。而司马迁的那些世系,几乎全部都是为了大一统而定的,也就是全天下世系全出自炎黄之父少典,而少典本人就是杜撰出来的,这个“黄帝世系”也几乎每一步都有槽点,他写的史是不错,但这些世系,也能信?

姓夏的是大禹的后人吗?

姓夏的是大禹的后人。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夏氏人口约470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38%,排名第55位。夏氏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妫姓夏氏组成。其中以大禹後裔姒姓夏氏为主。

历史发展

在秦汉之前,姓氏有严格的区分,姓别源流,氏分贵贱。姒姓家族由于正处于这段历史的分水岭,家族地位非常显赫,因而姒姓诸氏,皆习惯称氏不称姓,沿用的姒姓一直以来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附近。所有姒姓后裔皆以大禹后裔自居。在姒姓诸氏中比较常见的有夏氏,禹氏,欧氏,欧阳,党氏,夏侯氏等。

夏氏始祖夏禹

姒姓夏氏出自百朝之祖-夏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夏本纪》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为救万民于水火,窃天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然而九年治水未能成功。舜获得尧的权位後,殛鲧于羽山。“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就产生了夏禹。夏禹兼用疏导之术,踏遍神州大地,平山浚川,历经十三年终于平息了水患,封于颍川及南阳,都于夏邑,禹州,南阳等地。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平天下,登天子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族名、国号夏后氏,源出姒姓。

夏朝传十四世,十七王。至夏后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禹在南巢的后裔为巢伯,封禹的后裔东楼公为杞侯。其余不得封的夏禹后裔以夏为氏。

姒姓夏氏是中国一支极古老的姓氏,历史地位首屈一指。姒姓为上古四大姓之一(姜、姬、姒,嬴)夏后氏为上古四大氏之一(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夏后氏)。夏后氏失国以後演化为夏氏,中国最早的国号是夏朝,中国人最早称夏人,***本称即为夏族,皆和夏后氏有莫大渊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后裔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后裔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