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时期外国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三国时期外国历史人物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有很多身残志坚的人和事。
1、诸葛孔明双腿有残疾, 身残志坚立志报效国家。
2、夏侯敦 夏侯大伯最出彩的就是吞眼睛的杂技表演,虽然,再没看到他把眼睛装回去。他在当时的那句台词真的是很经典“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很有男人魅力。
3、黄皓继承和发扬了前辈十常侍的光荣传统,并发扬光大。具备很高的隐藏能力和侦察能力,至少比姜维强的多。在身体上比姜维或者其他人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得。
4、司马师属于肿瘤携带者,还是个不定期外扩型。他在平淮南的时候,咬枕头的情形,还真是很打动人的。
5、魏延骨质增生。结果诸葛不懂医学,硬要说是反骨。可怜文长为了蜀汉鞍前马后的跑啊,还是没把名声正过来。
三国演义著名人物和故事?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三雄并立的故事,比较著名人物有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孙权等,著名的故事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等
历史三国期间有哪些著名人物和经典故事?
1、刮骨疗毒
关羽中了曹仁毒箭,右臂青肿,无法运动。忽然一日,一人驾船而来,此人乃是华佗。
华佗查看伤势后说:“要治好不难,只怕将军害怕。”关羽大笑,华佗说:“要立一根柱子,上钉大环,您将手伸入,用绳子系好,然后蒙住眼睛,我用刀刮开皮肉,刮去箭毒,缝好后即可。
关羽说:“何须柱环?”关羽一面下棋,一面吃肉,一面接受手术,脸上毫无痛苦之色,手下们却个个心惊。手术结束后,关羽的手即刻好转,华佗对他赞不绝口。
2、七禽孟获
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3、白帝城托孤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4、三顾茅庐
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但是屡遭败绩。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帮刘备打了几次胜仗就被曹操用计骗了过去。
魏蜀吴三国并列,吴国又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答:周瑜,鲁肃,吕蒙,黄盖,诸葛瑾等等。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孙权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性格以及对他的评价?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开国皇帝,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其主要事迹和人物性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继承遗志:孙权是孙坚的长子,自幼习武,当孙坚战死时,孙权奉命传位给弟孙策,随后辅佐孙策征讨江东,攻占多个城池,奠定了东吴的基础。
2. 接壤荆襄:孙权的治理之道具有很高的领悟力,对边疆关系的处理也同样得当,他实行“联营边境,筑城堡壁,以御南方”,派手下陆逊等人在赤壁一战壮大了江东阵营,并一度与蜀汉和中原诸侯并肩抵御曹魏势力。
3. 忠于君主:孙权是当时时局的缔造者,战国老将周瑜、陆逊都对他忠心耿耿。最值得注意的是孙权对待蜀汉的态度,从刘备到诸葛亮再到刘禅,他信任、尊重、礼敬。
关于孙权的评价,史书上曾有“体国之将,治民之英”的盛赞。虽然他性格有些急燥,但对于政治和军事的鉴别力非常敏锐,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做到了与时俱进、取长补短,以及张弛有度,因此他享有很高的国父地位和政治声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时期外国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时期外国历史人物故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