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历史被承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历史被承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夏朝有几百年历史,为什么找不到出土文物来证明它的存在?
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中外历史学家争论的话题。外国历史学家一直以没有历史遗迹证明而不承认夏朝的存在,然而中国历史学家一直强调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有力证明了夏朝的存在。即前几年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它的宫殿遗迹在商朝的地层下面,说明在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是存在的,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夏朝的存在,把中国的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好多年。
史书对夏朝记录比古埃及详细,为什么夏朝不被西方史学界承认?
不承认夏朝是西方的偏见。一是东方文明的发展特点与古埃及文明的发展的特点不同。华夏文明是多点发展,尔后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华夏文明的。农耕文明的发展时段漫长。比方说我们柏乡县境内的柏乡老城,据县志记载叫“尧城”为“尧所都”,有四千年的历史,一些人不一为然。可在遗址隔河的对岸2010年发掘了“仰韶文化”的遗址,发现6000年前的很多生产、生活房基遗物,其中的乐器令人震惊!它可是比“尧城”早了2000年!二是汉字方块字的特点与其它文字特点更不一样。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行了!
所谓史书对夏朝的记录,其实是夏朝灭亡千年后的记录。而至今考古没有发现确定的夏朝时代的实物,更没有发现夏朝当时的文字记录。所以无法象发现殷墟一样让所有对商朝存疑的人变得确认商朝的存在。无论什么原因,包括别有用心的人,都自愿不自愿的承认商朝一样。所以努力考古和研究夏朝,才是根本。
关键是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不但西方怀疑,中国自己也怀疑!最早文字记录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和《史记.五帝本纪》中。两篇记录夏朝的来历是《尚书》,这些《尚书》出自于孔安国之手。
司马迁从小启蒙老师是孔子的后代孔安国,年青时经常去听大儒董仲舒上课,写史记时大量引用了孔安国的《尚书》。《尚书》有今本和古本,古本《尚书》就是孔安国在孔子的住宅墙壁中发现的;今本《尚书》是两晋时儒生们整编出现的。但是,古本《尚书》是在汉武帝时被发现的,但是汉武帝时期离孔子的年代有三百多年时间,孔子的住宅不毁于楚灭鲁国、战国战乱、秦统一六国、楚汉相争,也要毁于岁月。所以说,孔安国的《尚书》是在汉朝儒家鼎盛时期的伪作。
最早提到黄帝是华夏共祖的人是战国后期的齐国方士邹衍!齐国本是西周姓姬和姓姜的诸侯国,炎黄是他们共同的祖先。在战国早期出现了竹牍写史,最早的是魏国的《竹书纪年》,没有提到“夏”字。春秋时期是用钟鼎文(金文),就是篆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在青铜器上写到“禹”字的是“遂公盨”,也没有提到“夏”字。它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早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主要用于“祭祀和占卜”的。
在青铜器的铭文,就是篆体字。这些篆体字是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周平王东迁,由祭司和巫史到各诸侯国去,这些篆体字传播出去才被各诸侯国认识。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也统一了文字,那就是李斯的“秦小篆”,这些秦小篆与六国的篆体字没有什么区别,说明这些篆体字流传的时间不太长。与此同时,没有发现有篆体字的“夏”字出现。所以说,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只是一家独言,是孤证,并不能代表真正含义上的“夏朝”存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历史被承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历史被承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