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螺蛳历史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螺蛳历史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龙舟的由来和历史?
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
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事实上,我国南方吴越一带直到东汉时才开发。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龙舟起源于东南沿海的古越人。古越人是个神秘的部落。据考证,我国南方曾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
古越人善于驾驶独木舟,他们信奉蛟龙为图腾。龙舟是在端午节的时候用于竞渡的龙形船,发源于中国,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也非常盛行。
比较主流的说法是龙舟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因此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以后每年五月五日都会赛龙舟纪念屈原。
东南文化遗产梳理?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梳理结果如下:
1. 吴哥窟:柬埔寨的著名古迹,是12世纪高棉帝国的首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2. 马里亚纳古迹:菲律宾的一组岛屿,拥有古老的石雕、洞穴壁画和古代墓葬,具有重要的考古和人类学价值。
3. 岘港古城:越南中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4. 勿里洞:印度尼西亚的一处古老石窟,内部雕刻了许多佛教和印度教的壁画,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5. 阿约提亚遗址:菲律宾的一处古代遗址,保存了古老的金器、陶器和建筑物,是对古代菲律宾文化的重要见证。
3700年前的“二里头”和5300年前的“良渚”,谁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二里头遗址在河南洛阳偃师,属于一个大型聚落遗址,他的年代被定格为3750年至3500年之间。洛阳网友们引以为傲的口号是“中华5000年文明看洛阳”,这句话对吗?错了朋友们,我们是中华5000年文明,不是只有3700年。
我们盼望已久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了“实锤”,专家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最能代表中华5000年文明的是: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三大四五千年前的超级古城。
既然提问中提到了“浙江良渚古城”,我们今天就特别的来详细介绍一下。
大约在5300至4500年前,在长江流域有一场“数万人大会战”,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建了一座面积高达300万平方米的超级城市“良渚古城”。正是因为修建的时间非常短,所以专家们分析他肯定受到了周围大量部落的支持,所以他当时是一座王者之都。
如果说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开创了中国人用玉的传统,那么良渚人就把玉石文化做到了极致。玉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玉器种类,甚至影响了以后北方地区的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的玉器样式。大量的礼仪性的玉器和象征权力的玉器在这里被发现,说明这里曾经是权力的中心。
这里发现了数吨重的碳化稻谷,我们都知道小麦是来自于西亚的,而大米是中国传统的当地的物种。在它的周围发现年代最早的人工种植稻谷竟然出现在1万年前,震惊了史学界。
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被一座圆形的城墙所包围,仅仅城墙地基的厚度就达到了35米之多,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围绕它的还有宽达30米的护城河,防卫系统非常完善。在它的***又发现了一个史前浩瀚的水利工程,几座巨型大坝,又一次震惊的人们的视野。人们很难想象,这是在石器时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浩瀚的工程。
我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以及“木地板拼插技术”,竟然出现在了5000年前的良渚,他直接影响了中华文明5000年的传统建筑。
她是一座巨大的史前城市,它是一座象征权力的王者之都一一浙江良渚古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螺蛳历史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螺蛳历史汉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