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 历史 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 历史 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夏朝的建立者到底是禹还是启?
  2. 夏启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夏朝的?

夏朝的建立者到底是禹还是启?

禹是夏朝的奠基者,启是夏朝的建立者。但显然,大禹对历史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启。这一点有点像罗马帝国凯撒和屋大维的关系,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屋大维是建立者,但凯撒的历史地位比屋大维高。

夏朝 历史 断-夏朝 断代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夏朝是启建立的,历史上的某一时段之所以被称为朝代,是从其继位制度来看的,从启开始,夏朝完全是进入一个世袭时代,所以被后世称为夏朝。但是禹在位的时候和之前,禅让制是主流,尧舜禹甚至更远的三皇五帝很多都是贤者居之,并没有形成世袭的传统,所以一般不称为朝代。另外因为启建立了夏朝,而禹作为启的父亲,被后人称为夏朝的第一个王也没毛病,就像曹丕建立了魏国而很多人认为魏国是曹操建立的一样。从一个朝代的形成来看,奠基者和建立者常常被混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种情况只需要历史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稍加研究就能明白?

在夏朝建立者是大禹还是夏启这个问题上,我一向不同意历史教科书上的表述方式,我更倾向于认为大禹是夏朝的开创者。

夏朝 历史 断-夏朝 断代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科书上认为夏启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这首先就是不对的。因为据古文献记载,大禹是刻意把国家传承给大禹的。他虽然表面上继续禅让制度,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伯益,但却把军队掌控权交给了儿子启。

最后事态的发展完全按照了大禹的预先设计,大禹死后,启带领军队推翻了伯益,自己成为了首领。按照这种说法,大禹才是“家天下”观念的首创者,而夏启只是按照大禹的设计在行动。

夏朝 历史 断-夏朝 断代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从另一件史实也说明大禹已经是天下之主,那就是大禹会稽会盟的故事。防风氏部族离会盟地点会稽并不远,其首领却最后才到,这使大禹认为他的权力和地位遭到了蔑视,于是便斩杀了防风氏首领。

因此,不管从个人功绩来看,还是从“家天下”的观念和“王天下”的实际行动来看,大禹才是真正的夏朝开创者,夏启只是摘取了胜利果实而已。

关于谁是夏朝创始人的问题,在古书上并没有什么分歧,都认为禹或者叫夏禹、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但是近人由于对古书的理解不同,才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是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建立了家天下;还有人认为禹并没有传子,是启用暴力夺取***,建立了“家天下”,启才是夏朝的创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禹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这就是历史,不是传说!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做答案,但各自所坚持的又有无法解释的死穴,由于这方面史料太少,仅有的史料又有很多完全相反的记载,还经不起推敲,所以这已成历史迷案,除非有新史料的考古发现,否则很难确定。

夏启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夏朝的?

夏朝建立和大洪水有关。当时在发大洪水,好像全世界都在发洪水,有划着方舟避难的,有躲到山顶避难的,可咱们的先人,却治水了!

帝尧就让鲧去治水,治了整九年,失败了,被流放诛杀。

其实鲧屈啊!就算他治水九年没什么成效,也不能算过失,换成其他人,能成功吗!至少表明他是敢担大任的,比起袖手旁观的人,难道不更让人尊敬吗!

鲧死后,舜又强迫鲧儿子禹去治水,禹为了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在整个治水的过程中极其小心谨慎。

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的三是虚数,意为多次。不然就会像父亲一样,死无葬身之地。在十三年的治水生涯里,禹走遍名山大川。

伟大的禹,他的治水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且对中国的政治版图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大禹治水前,中国的版图很模糊,当时也没有国界的概念。大禹治水,开水道,陆路,凡此开拓之地,实际上都成了帝国片版图之地,国家的概念更加明确了,到了大禹的儿子启起,一个崭新的国家概念出现了。

禹在治水过程中,不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他还和契、后稷、皋陶等人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禹的中坚力量。

更重要的是,禹因长年在外治水,所以和普通群众走的特别近,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治水成功了!在他成功后,威望日隆,“声教讫于四海”。

而在这之后,禹以舜的名义,征三苗,巡天下。

然后,舜把禅让给了禹,禅让其中大有阴谋。

《史记》里说舜最后死于苍梧,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苍梧自然环境恶劣,几乎还是原始森林,而年迈的舜几乎不可能在苍梧顺利活下来。对此,禹对外的解释是,舜帝南巡去了……

而在《竹书纪年》里,更是直言禹把舜流放去了苍梧,并夺了他的位子。总之,作为禹的杀父仇人,舜的下场很悲惨。

反正大部分史书上的记载却很和谐,人心所向,舜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做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

大禹治水古画↓

夏王朝的诞生

大夏帝国的奠基人就是禹

大禹提出了中邦这个名词。

在此之前其实没有什么中央***概念的,只有某个部落很强,别的部落必须听强部落的命令。这种叫诸部制,到了舜的时期,诸部制开始向诸候制转变。

而到了禹时,帝国的统治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

位于中央的是天子领地,或称为中央之国,这是帝国的中心。

以帝国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五百里,称为“甸服”,甸服就是天子领地。

甸服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侯服”,就是诸侯领地。

侯服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绥服”就是绥靖安抚。

绥服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要服”就是羁縻。

要服再向外延伸五百里,称为“荒服”就是荒唐之地了。

中国人的“天下”出现了!

这个天下是统治力衰减的过程,但中邦文明教化必须传递到蛮荒之地,这乃是一种天职。这显示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的自信力!

大禹死后,益效仿禅让故事,在为禹守丧三年之后,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箕山之阳。

又有阴谋出现了!

《史记》上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但是《竹书纪年》上却有不同的记载,上面说“益干启政,启杀之。

后来“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于是启率领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与有扈氏大战于甘,灭了有扈氏,“天下咸朝”。

总之,禹和启,在奉行禅让的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终结了虚伪而血腥的禅让,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夏朝文字"春"↓

夏***的建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夏既是国家名称也是民族的名称!夏后来又衍生出“华夏”一词,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汉朝以前,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统称为“华夏族”,后耒又形成一个新的名词“诸夏”指各个诸候国,比例《左传》“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可以说,正是夏王朝的建立,才使得各个诸侯,部落认为是同一个民族,才进一步使得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从而使国家民族大一统的概念深入到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潜意识中,骨髓中。

那些BB夏不存在的,夏来自埃及的,夏来苏美尔的,其心可诛!


夏朝历史:"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 历史 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 历史 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