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大宋朝忠臣都有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大宋朝忠臣都有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徽宗杀过多少忠臣?
没杀过。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立下过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不杀士大夫的铁律,这块石碑一直在北宋皇室的密室里,只有北宋历代帝王才能见到。于是北宋历代帝王,谨遵赵匡胤的铁律,没杀过大臣。
因此北宋的政治斗争相对比较仁慈,失败者虽然贬官外放,但既无性命之忧,也不会祸及子孙。
忠臣的品质?
首先,先说说“忠臣”,什么是忠臣,在古代,“忠臣”就是“忠于君主,没有二心的大臣”。
在古代,历朝历代都有后世人所评价的可称为“忠臣”之人。如唐朝时的魏征,宋朝时的包拯、岳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等,像这些人,他们在所处时期的作为,都符合了后世评价中“忠臣”的条件,忠于君主,爱国爱民。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自出山开始,便追随刘备,在刘备建立蜀汉***后,被任为丞相的诸葛亮,更是勤于政事,事必亲躬,为其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忠诚是一个人行为的指引,忠诚是一个人的内心信仰。忠诚的人做事有始有终,言行一致,立场坚定,不畏困难。缺少忠诚的人易动摇难主动,随风倒不可信。尽管时代画卷波澜壮阔,风云岁月大浪淘沙。但是忠诚无论何时都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
从古至今,在你心中有哪几位忠肝义胆的忠臣?
我来说说史上较没有争议的忠诚,每一位都是历代朝廷褒奖,更是百姓心中的完人。
1.关羽
第一位当然是关二爷了。忠义无双不二臣,威震华夏第一人!关二爷不但受到每一代朝廷不断的加封,由人变成了神,更是受到千百年来各行各业尊崇。
2.诸葛亮
诸葛武侯,本躬耕于南阳,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后追随刘备,将匡扶汉室视为己任,六出祁山伐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卒于五丈原。
3.岳飞
岳武穆是一位悲情式的英雄。他忠于朝廷,忠于民族,但为当朝皇帝所不容。因为他要做的事如果做成了,会从根本上动摇皇帝的执政合法性,命陨风波亭便成为了他最终的宿命。在他死后,被封岳王,与关帝一同成为忠义的代名词,成为汉民族的精神脊梁。
4.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被称作宋朝最后一位义士,被俘后押解致元大都,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宰相之职仍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这并不是简单的亡国之耻,而是亡天下!在狱中写下了著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后,慷慨赴死!
对于“忠臣”一词该如何理解,我认为其实不必多做纠结,不论是忠于君主、忠于庶民,都算得上是真正的忠臣。以我印象来说,像东汉“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南梁的马仙琕、袁昂,唐朝的李勣、段秀实、浑瑊等都可堪称是“忠臣”。接下来,我想说说东汉的杨震。
四知太尉
作为一般的学生,对于“四知”的典故应该是非常熟知的,杨震拒收门生王密的献金,清廉正直的形象流传千古。
【杨震“四知”】
除了“拒金”***外,杨震的直名仍有许多体现,可以说,“杨震四知”正如历史上许多典故一样,未必真实,但管中窥豹论,我们从中完全可以窥知杨震的清直之名在当时流播之广。
杨震早年师从大儒桓郁,继承了“谯国桓氏”传承下来的《欧阳尚书》,并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潜心读书,因此获得了“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字伯起)”的美誉。
杨震的出仕州郡,在其五十岁时。由于大将军、外戚邓骘的举荐,他很快就升为地方长官(刺史、郡守等)。汉安帝时期,杨震在朝中位列九卿(太仆、太常),并于永宁元年(120年)升任三公之次的司徒,名望愈加隆重。
杨震的忠直,体现在他对时弊的抨击:
当安帝亲政后,乳母王圣及其女伯荣内外勾结,贪赃枉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伯荣甚至与疏远宗室刘瑰通奸,为其谋求爵位承袭。对于这些行为,杨震屡次上疏指摘其罪行;
外戚耿宝、阎显相继向已升任太尉(三公之首)的杨震请托,都遭其严词拒绝;
宦官得势,于王圣勾结,诱使安帝大建宫室,损耗国库,杨震接连规谏;
河间郡男子赵腾因上书直谏获罪,杨震极力救免;
然而,杨震的这些奏疏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如果要说唯一的作用,那只是招来了各方势力的仇视而已。
一次,宦官樊丰等安帝巡泰山之机,偷修居室,不料却被杨震的掾属高舒查到了他们矫诏的行为。杨震准备了奏疏,只待安帝回朝便奏明此事。樊丰等先下手为强,以天象有异为借口,诬陷杨震心中积怨,图谋不轨,最终使得杨震遭到遣返原籍的处置。杨震心中郁愤难平,刚走到雒阳城西的几阳亭便服毒***。临终时遗言:“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忽设祭祠。”
永建元年(125年),汉顺帝即位,樊丰等伏诛,经杨震的门生诉冤,朝廷正式下诏为其***,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时人哀叹杨震之死,甚至有传说在杨震改葬时,有大鸟前来致哀,盘旋许久,顺帝为此遣使往杨震墓致祭,人心可见一斑。
南朝范晔在《后汉书·杨震列传》中慨叹道:“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延、光之闲,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遂累叶载德,继踵宰相。信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先世韦、平,方之蔑矣。”身任将相之重,便要担负相应的责任。杨震的忠于国家,导致了个人命运的不幸,可在身后,却流芳百世。祖孙四代继为太尉,“积善之家”的杨氏,得到了最大的“余庆”。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忠臣的!
从古至今从来不缺忠贞不渝之士,他们被万世敬仰,有的甚至被神话!说几个有代表性的:
关龙逄,历史上第一位名相,誓死进谏,最终被暴君“夏桀”所杀。比干,商纣王王叔,忠君爱国,为民***,敢于直言劝谏,被纣王挖心而死,被称为“亘古忠臣”。申包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打楚国,攻入郢都后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秦哀公发兵救楚,最终助楚昭王复国。
苏武,西汉大臣。 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人多次威胁利诱,要他投降;后把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才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在漠北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公元前81年才获释回汉。
魏征,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为官清正耿直,直言进谏,多次触怒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在死后还被李世民推到墓碑,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文天祥,宋朝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矢志抗元报国,忠贞不二,被俘虏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高位,然而文天祥不为所动,慷慨就义,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广为传诵。
于谦,明朝名臣,著名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英宗复辟后被诬陷含冤被害,明宪宗时,于谦被***。这些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他还有很多,诸如屈原、诸葛亮、关羽、寇准、陆秀夫、张巡、介子推、岳飞、史可法和杨业等人,太多太多!
我是公子皇铘,请多多点赞、关注,也欢迎留言探讨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大宋朝忠臣都有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大宋朝忠臣都有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