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疆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疆域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七年级上册夏商周建立和灭亡的时间?
  2. 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

七年级上册夏商周建立和灭亡的时间?

1、夏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朝疆域历史-夏朝的疆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止,中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历代君王: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夏朝疆域历史-夏朝的疆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立者:禹

亡国者:桀

夏朝疆域历史-夏朝的疆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殷,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商朝时,奴隶制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也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如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人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甲骨文为人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商朝是中国目前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一个朝代。

建立者:汤

亡国者:帝辛(纣)

3、西周(前1046—前771)

建立者:周武王

亡国者:周幽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土地制度是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制。井田制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到了西周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青铜工具逐渐增多。青铜器制造业也比商朝更加发达。西周由于实行分封制,不但巩固地统治了原来商朝地区,而且发展成为一个比商朝疆域更加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今洛阳)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

中华文明的奠基一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一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商、西周被称为“三代”,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生活中血缘色彩和神话色彩浓厚。

(2)经济上:井田制作为土地国有制进行集体劳动;青铜铸造业发达;实行“工商食官”。

(3)文化上: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形成了独特的礼乐文化。

松散的统一:

夏商周王朝中央没有能够对疆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夏商周的行政区,一般由两个基本区域组成,一是天子直接管理的区域,称作王畿;一是天子通过分封或承认地方诸侯而实行间接统治的区域。当王超强生时,前来朝贡的诸侯就会比较多,就能维持一个比较大的统治区域;而当王朝较为衰弱时,诸侯就会摆脱王朝统辖,甚至威胁弱小诸侯成为自己附属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疆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疆域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