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大运河历史片段摘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大运河历史片段摘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燕王朱棣在天津渡河起兵是哪条河?
如下是两篇资料摘抄,大致是三岔口渡河,具体哪条河应该是北运河。
荷兰散记节选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1)短文抓住 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 展现了荷兰的美景。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郁金香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郁金香狂炽(chi)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xian)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添增无限异彩。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的?请写下来。(画横线句子:雪花落在运河旁边那一幢一幢色彩缤纷的小屋上,纵然是黑夜,却处处闪着晶亮的光芒,那种美丽,是安恬而又宁静的。)
很生动的描写,如身临其境,写出了白雪覆盖下的小木屋,温暖,宁静,安恬,令人向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当时想到怎样的思想?
谢谢邀请!
作为一个扬州人,实在太喜欢这两句诗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闭上眼睛想一想,都很美很诗意!有时候我想,扬州有关“月亮城”的美名,是因为这首诗吗?或者,在***的盛世中,扬州先有了月亮城的名头?
无独有偶,有孤篇盖全唐之誉的大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写尽了月亮的光华月亮的美!而很多考据证明,这首诗,张若虚写于扬州。当时的扬州,距离长江很近,可以听到长江的潮起潮落。现在还有一条观潮路,佐证着历史。
隋朝贯通的大运河,紧邻城市。扬州的东门,东关,南门,炒关,全部比邻运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多少次,站在徐凝门桥头,吟诵张若虚的诗,遥想唐朝的月亮,想看“古人曾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物是人非。
月亮,团圆的寄托,相思的代表。唐人对月亮,写下了无数赞美的诗行。但是,将月亮与一个城市紧密相连,联系得如此密切的,并不多。我想,徐凝写诗时,身边的“萧娘”一定是扬州美女,是个面如满月的女人。她的身上,有着唐代美女的雍容和气度,与“扬一益二”的繁华一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夕何夕?今月何月?
在钱钟书的《围城》里,周经理劝说方鸿渐不要惹周太太生气时,曾经说过“且让她三分”。这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经过钱钟书的进一步诠释,却变成了最浪漫的情话,“他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的三分。”
因而在这里的“三分”,实际上是指满分,是要百分之百的谦让她、呵护她。对应到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里的原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实际表达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非现代语境里所理解的对扬州夜月的赞美之诗。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要想理解这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逐一来看。
首先,诗人借助“萧娘”和“桃叶”的历史典故,点明此诗的主题在于思念佳人,而非歌咏扬州夜月。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萧娘”代指自己心爱的女子,而以“萧郎”代指心爱的男子。对于“萧郎”,最出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崔郊《赠婢》里的那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而萧娘,自《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后,成为女子的泛称。
而“桃叶”,原指晋代王献之爱妾之名。作为王献之的小妾,桃叶备受其宠爱。王献之甚至作《桃叶歌》以表喜爱与赞美之情。正如郭茂倩所云,“桃叶歌者,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於笃爱,所以歌之。”因而后代常用《桃叶歌》来歌咏歌妓。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则运用“萧娘”与“桃叶”的典故,来指代诗人所念念不忘的扬州女子,以此来刻画与心爱女子离别时的缠绵思念之情。在一“难”一“易”的正反对比之之间,诗人将女子不忍离别的楚楚可怜之姿描绘得风情万种。
“萧娘脸薄难胜泪”,恰似梨花一枝春带雨,既写出了如花美眷的柔美与娇羞,又写出了离别女子的缠绵与悱恻;“桃叶眉尖易觉愁”,正如芭蕉不展丁香结,既写出了窈窕女子的妩媚与轻慢,又写出了多情女子的徘徊与苦闷。
其次,诗人运用移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将柔肠百转的离别苦闷之情倾注于明月之上,以无理写有理。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将无法诉说的离别苦闷之情发泄在扬州明月之上。面对佳人泪眼朦胧和眉间生愁的风情万种,诗人已经难以排解,无法承受。可明月却无动于衷,依然照着早已难舍难分的恋人。
“无赖”一词,将诗人移情于景的怨憎无奈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赖”在古诗词中,本有“可爱和淘气”之意,比如辛弃疾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通“无”。而在这首诗里,“无赖”则是含有抱怨之情的无可奈何之意。
类似的用法,如王安石的“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杜甫的“韦曲花无赖,家家恼***”。诗人正是运用这种反话正说的方式,传达出本就备受离别之苦的煎熬,因见明月朗照而无法承受的烦恼之情。正如韦庄所云,“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种看似无理的怨憎之情,恰恰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心爱女子不忍离别的深情。这种以无理写有理的表现手法,因为“天下三分明月夜”的设想,显得更为浪漫与缠绵。而“三分”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是扬州独占两分,二是扬州独占三分。
最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表达了诗人对于佳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刻骨思念之情。
从题目《忆扬州》就可以看出,诗人想要传达的感情主要有两方面,一则是追忆往昔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正如多情自古伤离别;二则是顾念当下的刻骨思念之情,正如一寸相思一寸灰。遥想离别在即之时,佳人梨花带雨,眉间生愁,万种风情,无处诉说。
这种无法排解的离别愁绪,只能发泄在明月之上。都说春色恼人,如今尝尽相思之苦,才知月色更无赖。诗人面对离别的不忍之心有多重,对明月朗照的怨憎之心就有多重。所以私以为,天下三分明月,你扬州明月不是只占了两分,而是占了全部。
总之,从徐凝的诗歌里走来,“二分明月”虽成为扬州古城的代称,但“明月无赖”里代表的深情却是如钱钟书所言,“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的三分”。无关风花,无关雪夜,都只为这情痴情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大运河历史片段摘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大运河历史片段摘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