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渔阳郡的汉朝历史,以及渔阳郡历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汉朝时的:雁门、上郡、代郡、云中、渔阳、上谷在现在的什么...

1、汉朝时的雁门、上郡、代郡、云中、渔阳、上谷在现在的地方如下: 雁门:位于山西省朔州和代县边界处。 上郡: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行政区域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区。

渔阳郡的汉朝历史-渔阳郡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云中郡,属并州,治所在九原,沿袭西汉旧址。辖境相当天今天的内蒙古黄河以东的呼和浩特平原部分地区。

3、代郡,在今河北省蔚县。代地原本是代戎活动的区域,为代国。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故代国灭,代郡始。

渔阳郡的汉朝历史-渔阳郡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云中 ,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古城乡古城村 内蒙古地区出现的第一座封建城市。战国时期,华夏诸侯国间战乱纷坛,兼并斗争异常激烈。4) 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秦置渔阳县,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

5、东汉幽州所辖各郡:代郡:幽州西部,治所在代县(故治在今河北省蔚县西南)上谷郡:,西北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带,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涿郡:幽州西南部,今涿州地区。广阳郡:中部,今天的北京市区一带。

渔阳郡的汉朝历史-渔阳郡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辖平城、太平、武周、永固等四县,北齐废 。云中: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渔阳 秦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

渔阳郡的汉朝历代太守

1、邹丹(生卒年不详),东汉末期人物。公孙瓒部下,曾被公孙瓒封为渔阳太守。刘虞被杀后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邹丹战于潞北,邹丹等四千余人兵败被杀。

2、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渔阳郡狐奴令,后投奔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

3、张举,东汉末年渔阳郡的土豪。本为泰山太守,因不获张温重用而心生不愤。与张纯等联合发动叛乱,自称为天子,有武装九千人。曾与孟益、公孙瓒等官军展开激战。

4、东汉幽州所辖各郡:代郡:幽州西部,治所在代县(故治在今河北省蔚县西南)上谷郡:,西北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带,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涿郡:幽州西南部,今涿州地区。广阳郡:中部,今天的北京市区一带。

汉朝名将王梁的子孙胡埭都有哪些?

1、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王梁卒。有子王禹。

2、有子王禹。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王梁名列第十八位。

3、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名将。他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他主要是以谋略见长。虽然也曾指挥军队作战,但规模不大。

4、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王训,唐朝时期著名将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被唐玄宗收为***子,赐名忠嗣。

汉代李息墓

这是汉朝的一个著名的将军,历史上有关他的墓葬没有详细的记载,有关的介绍如下:简介:李息,生卒年不详,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李息少年从军,侍奉汉景帝。

此墓外观呈圆锥形,南侧有兴平县人民***所立的“金日磾墓”石碑。但是,关于此墓的主人还存在争议,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中认为此墓为李息墓。

汉武帝派匈奴人敬畏的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从背后袭击匈奴。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

卫青一生的功绩:卫青助汉武帝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匈奴,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公元前129年,匈奴士兵南下,对汉朝犯下了罪。汉武帝任命卫青为骑自行车的将军。他和公孙敖、孙和、李光兵四方面同匈奴作战。

五年 106(公元前) 51岁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死,墓像卢山。初置部剌史,巡察郡国。六年 105(公元前) 52岁 汉乌和亲,细君远嫁乌孙。太初元年 104(公元前) 53岁 定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改元太初。

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谥予他景桓侯的封号。

天津这个地名,真的是明朝朱棣赐名的吗?

天津,得名于明成祖朱棣,意为“天子渡津之地”,旧时又称天津卫。常言有云,“中国近代百年看天津”。

是的!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设卫建城。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渔阳郡的汉朝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渔阳郡历史***、渔阳郡的汉朝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