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隋朝元朝大运河高考历史,以及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⑴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运河?(2分)运河开

1、丝绸之路在汉代开通;大运河在隋代开通。丝绸之路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隋朝元朝大运河高考历史-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图图二分别是隋朝、元朝开凿的大运河,图图二工程共同的功能是沟通南北交通。隋朝大运河南北起止城市分别是余杭和涿郡,中心是洛阳。元朝开凿的两段新运河的名称是会通河、通惠河。

3、京杭大运河,位于中国东部,为“大运河”的一条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隋朝元朝大运河高考历史-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题目:隋朝大运河被元朝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说明了什么?

1、主要是政治中心的变化,隋朝的都城在洛阳,所以要将大运河从江南、河北通到洛阳。而元朝的都城在北京,就改道直接从江南到北京。

2、水路运输成本低、装载量大:相较于陆路运输,水路运输成本更低,装载量更大。改造后的大运河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和规模。

隋朝元朝大运河高考历史-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经济中心随着王朝都城的迁移而向北移动,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这样使得江南到北方的漕运开始发达起来。

4、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5、”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黄河起了分流的作用。每当黄河涨水季节,部分河水通过永济渠和通济渠泄出,减少了黄河的压力。大运河开通以后,数百年间,黄河未发生大泛滥。

隋唐大运河的历史

1、史料记载,隋唐大运河开挖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全长2700公里,在商丘境内长约200公里。其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是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隋朝大运河,地位历史作用: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3、京杭大运河的称谓,是元朝以来以北京为首都的裁弯取直改道后形成的运河,其称谓是元朝以后的运河。但在大运河的整个形成期间,仅是一个历史阶段,也即大运河的最后阶段。 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89年,下令开凿会通河。

元朝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相比【历史题目】

1、但与隋朝的大运河相比,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移,元朝的大运河截弯取直,南北航程缩短了,运河中心已不再是洛阳。

2、运河的形状不同。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运河的目的地不同。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

3、经济中心随着王朝都城的迁移而向北移动,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这样使得江南到北方的漕运开始发达起来。

4、相同点:起止点相同,都是南北大动脉。不同点,元朝时期运河直达北京,隋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5、异点: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

关于隋朝元朝大运河高考历史和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