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汉朝耿恭在新疆的历史故事,以及大汉十三将耿恭将军简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说东汉名将耿恭是西域英雄呢?

1、耿恭命人在城上泼水给北匈奴人看。北匈奴人感到意外,以为有神明在帮助汉军,于是领兵撤退。

汉朝耿恭在新疆的历史故事-大汉十三将耿恭将军简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正是在这些军事行动中,汉朝涌现出两位名扬西域的大英雄,那就是平定南疆的孤胆英雄班超和威震北疆的节烈勇将耿恭。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开国功臣、名将耿弁之嫡孙。

3、班超和耿恭都是在东汉第一次试图恢复西域的历史舞台中登场。一个是儒生投笔从戎,一个是有开国之功的世家将种。班超是扶风平陵人,耿恭是扶风茂陵人,乡里所隔不过二十里。

汉朝耿恭在新疆的历史故事-大汉十三将耿恭将军简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千汉军跨越两千里,救援26个独守孤城壮士是怎么回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历史上,从不缺少惨烈的战争,也不缺少誓死捍卫城池的英雄。

大部分汉军战死,小部分汉军因为饥饿、伤病而去世,于是耿恭就带着26个人跟随范羌的2000大部队一起再次翻越天山回到了玉门关,这个时候,耿恭手下包括他自己在内只有13个人了,这就是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

汉朝耿恭在新疆的历史故事-大汉十三将耿恭将军简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司空第五伦为首一派人主张不宜救援,理由是:因为时间过了很久,而且路途遥远,信息不畅,估计他们早就被杀了,如果救援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耿恭大将军,大汉军魂耿恭

当初,耿恭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说:“故安丰侯窦融昔在凉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窦固),即其子孙。前时窦固出兵天山,战功卓著,为全军之冠,适合承担大使职任,坐镇安抚凉州。可令车骑将军马防驻防汉阳,作为重要的威慑力量。

耿恭是《大汉军魂》的核心人物,也是东汉名将,为人慷慨,足智多谋,有将帅之能,耿恭为汉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打败车师,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还两次迫使北匈奴领兵撤退,遭到攻击后,宁死不屈,最后援军赶到,耿恭脱离险境。

电影《大汉军魂》根据东汉史诗***“十三将士归玉门”真实改编,讲述了一代名将耿恭率三百勇士浴血孤城宁死不降的忠勇故事。

耿恭的趣闻轶事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丁零苏武别,疏勒 范羌 归。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轶事典故 《后汉书》卷十九 耿m列传第九: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

汉代耿恭挖的旧井长期干涸,李嗣业祈祷以后,旧井再次出现泉水。开始讨伐勃律时,在葱岭上开路,有块大石头堵住道路,李嗣业用脚一蹬,石头就滚到深谷里去,有识之士认为是李嗣业的诚心使上天感动所致。

永平元年(58),耿病逝,年仅五十六岁,谥封为愍侯。 轶事典故 有志者事竟成 刘秀派耿去攻打张步。在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相当雄厚、兵多将广,非常难对付。在两军交战的时候,耿的右腿被敌箭射伤,血流如注,非常的疼。

数万匈奴攻城,几百汉军以弩为食死战不退,拯救大将军耿恭

公元74年,汉朝为保护边境百姓,驱逐附近不停骚扰的匈奴人,重新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并任命大将军耿恭。驻守西域。公元75年,被打的遁入西域大漠深处的单于率领数万匈奴大军攻城,将耿恭率领的汉军包围在一个小城中。

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配备先进汉军装备,以一敌百,从武器方面压制北匈奴。耿恭所在汉军装备先进,军队武器全部是铁器化武装,而且汉军***射程远,威力十足,对北匈奴杀伤力较大。耿恭部队一人凭借这些武器可以匹敌北匈奴一百个人,也丝毫不夸张。

事情发生于东汉初年,公元74年,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将军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第二年,汉军主力班师回朝,耿恭率领数百人驻守在车师后国的金蒲城,防止匈奴入侵西域北道。

困守危城,掘井死战 而等到在困守在疏勒城(石城子)中的汉军战损加大,匈奴兵彻底断了汉军残部的水源时,耿恭却在城内掘井得水,杀俘充饥,总之是死战不退!而且包围石城子的匈奴军队,也是师老于野,逐渐失去耐心。

在这场战役中匈奴人死伤惨重。然后汉军却没有一人受伤,还全身而退。由于这一战,使得匈奴人向后退兵,给了汉军机会为下一轮的战争做准备。用短短的几百人战胜万人,放在今天也是件很难的事情。耿恭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汉朝耿恭在新疆的历史故事和大汉十三将耿恭将军简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