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播放历史商朝的书法,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商朝书法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三国时期东晋,王羲之,孔侍中帖图册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
2、商代早期金文的代表作品有《戌嗣子鼎》、《宰甫卣》等。西周继承了殷末的书法风格,到了齐王时期才产生了独特的风格,气势磅礴,气势磅礴。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学术文化的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3、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代表作有《肚痛贴》、《古诗四帖》。
4、经典代表作 楷书 有王羲之的《乐毅论》,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及《多宝塔碑》为其比较著名的作品;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其代表作。
5、王羲之,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书体
用甲骨文书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由题意可知,商朝国家档案应用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在我国商代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是我国古代书法文体之一。商朝的甲骨文最初是是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将记录占卜的内容。到后来,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就逐渐形成了甲骨文。
政治上:甲骨文是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结果决定国家大事的卜文记录,所以甲骨文大都记录着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可以为以后的商朝统治者提供借鉴。可以把国家颁布的条律记录下来,一遍以后的查证和国家的稳定。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篆脉舒卷Ⅰ《中国书法五千年》第3集
1、借着西西老师的光,在健笔勤书社里学习纪录片《中国书法五千年》第3集 篆脉舒卷。种草这部纪录片,其他剩余7集也会好好看完的呀。
2、第三集 篆脉舒卷主要内容:甲骨文是现在已知成型的最早汉字系统,甲骨文对于文字形体就已经在有意识地追求某种美感,这是萌芽阶段的书法意识。甲骨文字早期的书写方法,大多是契刻,当时以刀锥为笔的书家也有精细的美感意识。
3、《中国书法五千年》每集45分钟左右,以篆、隶、草、行、楷中国文字五大书体为主角,挖掘它们的来龙去脉,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
商代金文的书法特点
1、在商周金文书法的整个历史时期当中,我认为商代金文书法的诡秘和奇肆、刚劲和豪放、丰富和自由,是最值得我们更多地去研究和学习的,它所反映出来在创作审美表达上的容忍和自由,即使放到21世纪的今天,也一样值得我们羡慕。
2、金文的特点如下: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
3、金文的笔画粗壮厚实,广泛***用了圆笔,使曲线圆畅,直线遒劲。笔画讲究起笔和收笔,充分显示出藏锋用笔的特点。结体有大小宽窄、疏密虚实之变化,尽得自然之妙。
4、而字势阔大,笔力宏肆。中期是昭王、穆王时期,此时的器物较少,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后期金文,已逐渐看不到肥体,字体紧 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
5、商代金文代表作品有:《小子卣》(图4-2-2),商代晚期,盖铭文3字,器铭文4行44字。各字连接紧密,有的甚至插入另一字的内部空间中;各字侧边用各种方法对齐,造成了特别的连续感;结体大小相差悬殊。
6、金文的特点是比曱骨文秀丽且直笔多,方圆规范,笔划粗细均匀,严整清晰。
播放历史商朝的书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播放历史商朝的书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